AI尚未准备好成为你的心理医生,但已成为人们使用它的主要原因

AI isn’t ready to be your therapist, but it’s a top reason people use it

美国英语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
新闻源:The Star
2025-08-24 01:09:04阅读时长2分钟682字
人工智能心理健康心理陪伴治疗抑郁症焦虑症AI心理治疗技术难关隐私安全算法偏见临床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尤其在心理健康领域呈现出惊人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最热门的AI应用ChatGPT月均访问量达47亿次,其中近三分之一美国成年人曾使用过聊天机器人。令人意外的是,"心理陪伴/治疗"已成为生成式AI最主要应用场景,甚至超越了生活规划和人生意义探索等用途。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近期透露,20多岁用户将ChatGPT用作人生顾问,大学生群体甚至将其视为操作系统。

达特茅斯学院开展的全球首个生成式AI心理治疗应用临床试验显示,100名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及进食障碍患者使用Therabot应用后,症状改善幅度与传统门诊治疗相当。但研究团队明确警告:当前AI系统尚无法自主处理精神健康领域复杂的高风险场景。心理学专家本·邦德指出,AI"幻觉"现象(如虚构不存在的研究结论)可能对心理治疗产生致命影响,"想象聊天机器人误解自残计划或提供建议强化有害行为的场景"。

隐私安全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传统心理咨询的保密机制受职业准则和法律框架双重保护,而云端AI系统面临更复杂的数据安全挑战。心理学家迈克尔·贝斯特强调:"治疗的有效性源自信任,而数据泄露可能使用户倾诉的心声成为未经同意的数据集"。算法偏见问题同样突出,训练数据中固有的社会偏见可能导致AI对边缘群体提供不准确支持,"就像一面扭曲历史与不平等的镜子"。

尽管Therabot试验显示抑郁症患者症状改善51%、焦虑患者改善31%,但专家共识是AI心理治疗仍需突破多项技术难关。美国《大西洋报》评论指出,虽然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距离可信赖的临床应用仍有显著距离。【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