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背的症状或主诉Other specified Symptom or complaint of the back
编码ME86.2Y
关键词
索引词Symptom or complaint of the back、其他特指的背的症状或主诉
别名背痛、背部不适、背部疼痛、背部症状、背部问题
其他特指的背的症状或主诉(ICD-11 ME86.2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通过系统评估排除所有已知的特定背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脊柱炎等)。
- 符合ICD-11定义:症状符合"其他特指的背的症状或主诉"的核心特征:
- 疼痛/不适位于背部(胸腰段)
- 无法归类至更具体的ICD-11子类目(如ME86.20-ME86.22)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主观症状持续≥4周:
- 背部疼痛/不适(钝痛、锐痛或烧灼感)
- 伴活动受限(前屈/后伸幅度减少≥30%)
- 客观体征阳性:
- 至少1个脊柱旁压痛点(竖脊肌/腰方肌区域)
- Schober试验显示腰椎活动度≤4cm(正常≥5cm)
- 主观症状持续≥4周:
-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影像学非特异性改变:
- X线显示轻度骨质增生或生理曲度异常(无椎体骨折/滑脱)
- MRI见椎间盘信号改变(Pfirrmann分级Ⅰ-Ⅱ级)
- 功能影响证据:
-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20%
- 排除阈值:
- 炎症指标(CRP/ESR)在正常范围(CRP<5 mg/L, ESR<20 mm/h)
- 无神经根压迫体征(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 影像学非特异性改变: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基础评估]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体格检查] B1 --> B11[压痛区域定位] B1 --> B12[Schober试验] B1 --> B13[脊柱活动度测量] C --> C1[X线平片] C --> C2[MRI] C --> C3[CT扫描] D --> D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D --> D2[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判断逻辑:
- 体格检查:
- 压痛定位:若压痛集中于竖脊肌/腰方肌且无放射痛,支持非特异性背痛
- Schober试验:活动度≤4cm提示腰椎活动受限,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强直性脊柱炎
- 影像学检查:
- X线:轻度骨质增生(骨赘<3mm)支持退行性变,若骨赘>5mm需评估椎管狭窄
- MRI: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Ⅰ-Ⅱ级(轻度脱水)符合非特异性改变;Ⅲ级以上需考虑椎间盘源性疼痛
- 功能评估:
- ODI≥30%:提示中度功能障碍,需启动康复干预
- VAS评分:>7分需排查心理社会因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潜在炎症(如脊柱关节炎或感染),需加做HLA-B27及MRI增强扫描
- ESR>40 mm/h:需排除结核/肿瘤,建议行PET-CT
-
血常规:
- 白细胞>11×10⁹/L:提示感染可能,需血培养及椎体活检
- 血红蛋白<100 g/L:需排查骨髓浸润性病变
-
自身抗体:
- RF/抗CCP阳性:即使无关节肿痛,也需转诊风湿科排除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
骨代谢指标:
- 25-OH维生素D<20 ng/mL:提示骨质疏松风险,需补充维生素D并监测骨密度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S[背痛主诉] --> T1{持续≥4周?} T1 --是--> T2[基础评估] T1 --否--> E[观察2-4周] T2 --> T3{符合必须条件?} T3 --是--> T4[支持条件验证] T3 --否--> Dx[排除ME86.2Y] T4 --> T5{影像学/实验室异常?} T5 --无异常--> Dx1[确诊ME86.2Y] T5 --有异常--> Dx2[转专科评估]
核心要点:
- 确诊需满足:症状持续+体征阳性+排除特定疾病
- 警惕"红旗征":夜间痛/体重减轻/神经功能障碍需立即深入检查
- 非特异性改变(如轻度骨质增生)需结合临床症状解读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脊柱评估章节
- ACR《非特异性腰痛管理指南》(2023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