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类型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黄瘤病Unspecified Cutaneous or subcutaneous xanthomata

更新时间:2025-06-19 05:38:23
编码EB90.2Z

关键词

索引词Cutaneous or subcutaneous xanthomata、未特指类型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黄瘤病、皮肤和皮下组织黄瘤病、特指的脂代谢障碍引起的黄瘤
缩写Xanthomatosis-dermatosubcutaneous、Xanthoma-dermatosubcutaneous
别名黄瘤、黄瘤病、黄疣病

未特指类型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黄瘤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
      • 皮肤活检显示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大量泡沫细胞聚集(含脂滴的巨噬细胞)。
      • 特殊染色(如油红O染色)证实细胞内脂质沉积。
  2.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黄色/橙黄色无痛性皮肤结节或斑块(直径≥5mm),质地坚韧,表面皮肤纹理正常。
      • 好发于关节伸侧(肘、膝)、臀部或躯干,无特定分布模式。
    • 血脂异常证据
      • 总胆固醇≥5.2 mmol/L(200 mg/dL)或甘油三酯≥1.7 mmol/L(150 mg/dL)。
    • 排除其他亚型
      • 不符合腱黄瘤(跟腱特异性)、睑黄瘤(眼睑特异性)或发疹性黄瘤(全身丘疹)的特征。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皮损特征 + 血脂异常 + 排除特定亚型。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皮损形态/分布] A --> C[血脂全套:TC/TG/LDL/HDL] A --> D[影像学:超声/MRI] B --> E[确诊检查:皮肤活检] C --> F[代谢筛查:血糖/甲状腺功能] D --> G[鉴别诊断:排除脂肪瘤/囊肿]

  2. 判断逻辑

    • 皮肤活检
      • 阳性:泡沫细胞≥10个/高倍视野 → 确诊黄瘤病。
      • 阴性:需结合血脂结果(若血脂异常仍高度怀疑)。
    • 超声检查
      • 皮下结节呈高回声伴后方声影 → 支持脂质沉积(灵敏度60%)。
      • 低回声或无回声 → 提示囊肿或脂肪瘤(需活检排除)。
    • MRI
      • T1加权像高信号(脂质特性) → 特异性标记(特异度85%)。
    • 血脂分析
      • LDL≥3.4 mmol/L → 提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黄瘤。
      • TG≥5.6 mmol/L → 需筛查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继发因素。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总胆固醇(TC) <5.2 mmol/L (<200 mg/dL) ≥5.2 mmol/L:提示高脂血症,需评估心血管风险并启动降脂治疗。
甘油三酯(TG) <1.7 mmol/L (<150 mg/dL) ≥1.7 mmol/L: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需排查代谢性疾病。
LDL胆固醇 <3.4 mmol/L (<130 mg/dL) ≥3.4 mmol/L:强烈关联动脉粥样硬化,需强化降LDL治疗。
空腹血糖 3.9-6.1 mmol/L (70-110 mg/dL) ≥7.0 mmol/L:提示糖尿病,是继发黄瘤的重要诱因。
TSH 0.3-4.5 mIU/L >4.5 mIU/L: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继发性高脂血症,需激素替代治疗。
病理泡沫细胞计数 正常组织无泡沫细胞 ≥10个/高倍视野:确诊黄瘤病,需结合血脂结果制定全身治疗方案。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组织病理学(泡沫细胞+脂质染色)为金标准。
  • 辅助重点:超声/MRI鉴别脂质特性,血脂筛查指导病因治疗。
  • 关键异常值
    • LDL≥3.4 mmol/L → 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
    • TG≥5.6 mmol/L → 筛查胰腺炎风险及继发疾病。

参考文献

  1. 《中国皮肤病学》(第4版)代谢性皮肤病章节
  2. ICD-11临床实践指南(EB90.2)
  3.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血脂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