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非炎性皮下脂肪疾病Other specified Certain noninflammatory disorders of subcutaneous fat

更新时间:2025-06-18 22:15:08
编码EF02.Y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noninflammatory disorders of subcutaneous fat、其他特指的非炎性皮下脂肪疾病
缩写其他特指非炎性皮下脂肪疾病、非炎性皮下脂肪疾病-其他特指
别名非炎性皮下脂肪异常、非炎性皮下脂肪病变、非炎性皮下脂肪异常-其他、非炎性皮下脂肪病-其他、非炎性皮下脂肪异常-其他类型、非炎性皮下脂肪病-其他类型

其他特指的非炎性皮下脂肪疾病(ICD-11:EF02.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皮下脂肪组织活检显示脂肪细胞结构异常(增生/萎缩/排列紊乱),且无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缺如)。
      • 特殊染色(如油红O染色)确认脂质沉积模式异常。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存在无痛性皮下软组织肿块或局部凹陷变形(持续≥3个月)。
      • 触诊质地柔软至中等硬度,边界清晰,无压痛。
    • 影像学支持
      • 超声/MRI显示孤立性脂肪组织异常(肿块/萎缩),无血管增生或坏死灶。
  3.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可信度)

    • 排除性证据
      • CRP<5 mg/L、ESR<20 mm/h(排除炎性疾病)。
      • 无自身抗体阳性(如ANA、抗dsDNA抗体)。
    • 风险因素
      • 肥胖(BMI≥28)、内分泌代谢病史(如胰岛素抵抗)。
      • 家族史中类似脂肪病变。
  4.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 金标准+必须条件 即可确诊。
    • 若无活检证据,需满足:
      • 必须条件临床表现 + 影像学典型表现 + 所有支持条件(排除炎症/自身免疫)。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B --> B1[视诊:皮肤凹陷/肿块] B --> B2[触诊:质地/活动度/压痛] C --> C1[超声:首选] C --> C2[MRI:复杂病例] A --> D[确诊检查] D --> D1[病理活检] A --> E[排除性检查] E --> E1[实验室炎症指标] E --> E2[自身抗体检测]

判断逻辑

  1.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
      • 高回声均匀肿块(脂肪瘤)→ 支持诊断。
      • 脂肪层局部变薄(萎缩)→ 需结合凹陷体征。
      • 血流信号缺失 → 排除血管瘤/肉瘤。
  2. MRI检查
    • T1加权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衰减 → 确认脂肪性质。
    • 无周围组织浸润 → 排除恶性肿瘤。
  3. 病理活检
    • 脂肪细胞大小不一+无炎性浸润 → 确诊核心依据。
    • 脂滴分布异常 → 鉴别代谢性脂肪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5 mg/L 或 ESR>20 mm/h
      • 提示可能合并炎症,需重新评估是否属于非炎性范畴。
    • 处理建议:重复检测+排查感染/自身免疫病。
  2. 自身抗体
    • ANA阳性
      • 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需排除狼疮性脂膜炎。
    • 处理建议:补体检测+皮肤直接免疫荧光。
  3. 代谢指标
    • 空腹胰岛素>15 μIU/mL
      • 提示胰岛素抵抗,解释脂肪增生机制。
    • 处理建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病理活检(无炎性脂肪结构异常)。
  • 关键辅助:超声/MRI明确病变范围,实验室排除炎症/自身免疫。
  • 警示征象
    • 实验室炎症指标升高 → 需重新诊断。
    • 肿块快速增长/疼痛 → 立即活检排除肉瘤。

参考文献

  1.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2. Bolognia JL, et al. Dermatology, 4th ed. Elsevier, 2018.
  3.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皮下脂肪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