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皮肤色素沉着疾患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skin colour
编码ED6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skin colour、其他特指的皮肤色素沉着疾患、因摄入或注射物质引起的非黑色素沉着、胡萝卜素黄皮症、胡萝卜素皮肤、银质沉着症、银质沉淀症、金质沉着症、金沉着性皮肤变色、输血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病、药物引起的非黑色素沉着、外源性非黑色素沉着、局部用药引起的非黑色素沉着、工作中意外碰到的物质导致的非黑色素沉着、外源性褐黄病、获得性混合性白化症和皮肤色素沉着、慢性砷中毒引起的色素异常症、砷性色素沉着、金属色素沉着
缩写其他特指皮肤色素沉着疾患
别名Other-Specified-Skin-Pigmentation-Disorders、Carotenaemia、Argyria、Chrysiasis、Hemosiderosis、Drug-Induced-Pigmentation、Exogenous-Ochronosis、Acquired-Partial-Albinism-and-Pigmentation、Arsenical-Pigmentation
其他特指的皮肤色素沉着疾患(ED6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皮肤活检病理学检查:
- 组织学检查证实皮肤表皮或真皮层存在非黑色素性色素沉积(如含铁血黄素、金属颗粒、胡萝卜素结晶等)。
- 特异性物质暴露史确认:
- 通过病史追溯结合实验室检测(如血/尿重金属分析)确认特定物质暴露(银、金、砷、胡萝卜素等)。
- 皮肤活检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特征性皮肤表现:
- 皮肤呈现典型异常颜色(橙黄、灰蓝、棕褐或混合色),且分布与暴露部位一致。
- 明确暴露史:
- 有药物使用史(如金制剂、抗疟药)、职业暴露(重金属接触)、特殊饮食(高胡萝卜素)或环境暴露(砷污染区居住史)。
- 排除其他色素沉着疾病:
- 排除黑色素瘤、艾迪生病、炎症后色素沉着等常见色素异常疾病。
- 特征性皮肤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指标异常:
- 血清胡萝卜素 > 4.6 μmol/L(胡萝卜素黄皮症)。
- 24小时尿砷 > 50 μg/L 或血砷 > 7 μg/L(慢性砷中毒)。
- 血清铁蛋白 > 500 μg/L(输血后含铁血黄素沉着)。
- 影像学特征:
- X线显示皮肤/黏膜金属颗粒沉积(银/金质沉着症)。
- 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 普鲁士蓝染色(铁沉积)或冯科萨染色(银颗粒)阳性。
- 实验室指标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组织病理学检查] A --> E[特殊暴露评估]
B --> B1(血液分析) B1 --> B11[血清胡萝卜素] B1 --> B12[重金属检测(砷/银/金)] B1 --> B13[铁代谢指标(铁蛋白/TIBC)] B1 --> B14[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
C --> C1(X线摄影) C1 --> C11[皮肤/黏膜金属沉积显影] C --> C2(超声检查) C2 --> C21[肝脏铁过载评估]
D --> D1(皮肤活检) D1 --> D11[HE染色] D1 --> D12[特殊染色(普鲁士蓝/冯科萨)]
E --> E1(职业暴露问卷) E --> E2(药物使用史追溯) E --> E3(饮食与环境调查)
判断逻辑说明:
-
实验室检查:
- 血清胡萝卜素:>4.6 μmol/L 支持胡萝卜素黄皮症,需结合高胡萝卜素饮食史。
- 重金属检测:血/尿砷异常提示砷中毒;血银/金升高需关联金属暴露史。
- 铁蛋白与TIBC:同步升高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着,需排除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
-
影像学检查:
- X线摄影:皮肤灰蓝色区域见微细金属颗粒(银质沉着症特异性表现)。
- 肝脏超声:回声增强提示铁过载,支持输血后含铁血黄素沉着。
-
组织病理学:
- HE染色:真皮层色素颗粒定位(表皮层沉积提示外源性,真皮层提示内源性)。
- 特殊染色:普鲁士蓝染色阳性=铁沉积;冯科萨染色阳性=银颗粒。
-
暴露评估:
- 职业问卷重点询问重金属接触(电镀/采矿);药物史追溯金制剂/抗疟药使用;饮食史关注胡萝卜素摄入量。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清胡萝卜素 | 0.9-4.6 μmol/L | >4.6 μmol/L:提示胡萝卜素黄皮症,需排除肝胆疾病导致的代谢障碍。 |
24小时尿砷 | <50 μg/L | >50 μg/L:确诊砷暴露,>100 μg/L提示中毒风险,需紧急驱砷治疗。 |
血清铁蛋白 | 15-150 μg/L(女) 30-400 μg/L(男) |
>500 μg/L:提示铁过载,需排查多次输血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血银/金浓度 | 银<0.1 μg/L 金<0.05 μg/L |
超标:确认金属暴露,结合皮肤灰蓝色改变诊断银/金质沉着症。 |
转氨酶(ALT/AST) | <40 U/L | 升高:提示肝损伤(砷中毒/铁过载),需进一步评估肝脏功能。 |
总胆红素 | 3-20 μmol/L | >34 μmol/L: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需鉴别溶血性或肝源性色素沉着。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
- 步骤1:根据特征性皮损(颜色+分布)初步判断类型。
- 步骤2:通过暴露史追溯锁定可疑物质(问卷+实验室筛查)。
- 步骤3:皮肤活检(金标准)或特异性检测(如X线金属显影)确诊。
- 重点警示:
- 砷中毒需立即干预(驱砷治疗+环境隔离)。
- 铁过载者监测器官损伤(心/肝/胰)。
- 鉴别要点:
- 胡萝卜素黄皮症:与黄疸鉴别(巩膜不黄染)。
- 银质沉着症:与蓝痣鉴别(X线可见金属颗粒)。
参考文献:
《安德鲁斯皮肤病学》(第13版)
WHO《职业性皮肤疾病诊断指南》
《临床铁过载管理专家共识》(中华血液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