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脆性Epidermal fragility
编码EE21
关键词
索引词Epidermal fragility、表皮脆性
缩写表脆、EB
别名水泡病、易破皮肤、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表皮脆性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皮肤活检显示基底细胞层空泡变性或真表皮分离(表皮下裂隙),阳性率达80%-90%。
- 基因检测:
- 检出致病基因突变(如COL7A1、KRT14、PLEC等),阳性率70%-80%(遗传性病因)。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皮损表现:
- 轻微机械创伤后出现张力性水疱、线状裂纹或糜烂(Nikolsky征阴性)。
- 反复损伤区域形成萎缩性瘢痕伴粟丘疹。
- 排除其他疾病:
- 无自身免疫抗体(如天疱疮抗体)及感染性病原体证据。
- 典型皮损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阈值:
- ≥2项典型体征(甲营养不良、粘膜受累、掌跖角化)。
- 疼痛/瘙痒评分≥4分(视觉模拟量表0-10分)。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有类似皮肤脆性病史(遗传性疾病)。
- 营养指标异常:
- 血清锌<70 μg/dL 或必需脂肪酸谱异常(ω-6脂肪酸缺乏)。
- 临床表现阈值: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表皮脆性评估] --> B[初步筛查] A --> C[病因鉴别] B --> B1[病史与体格检查] B --> B2[皮肤创伤试验] C --> C1[遗传性疾病检测] C --> C2[营养代谢评估] C --> C3[系统性疾病排查] C1 --> C1a[基因检测] C1 --> C1b[免疫荧光] C2 --> C2a[血清锌/脂肪酸谱] C3 --> C3a[尿液卟啉筛查] C3 --> C3b[血糖/HbA1c] -
判断逻辑
- 皮肤创伤试验:
- 方法:肘前皮肤轻刮后观察是否出现水疱/裂纹。
- 阳性意义:支持机械性脆性,但需排除人为性皮炎。
- 免疫荧光检查:
- 直接免疫荧光:鉴别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如IgG沉积阴性排除类天疱疮)。
- 抗原定位:锚纤维缺失提示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
- 营养代谢评估:
- 血清锌<70 μg/dL → 补锌治疗试验(改善脆性则确诊锌缺乏症)。
- 必需脂肪酸比例异常 → 调整膳食后皮损改善可支持诊断。
- 皮肤创伤试验: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理与超微结构检查
- 皮肤活检空泡变性:提示基底细胞溶解(常见于单纯型EB)。
- 电镜锚纤维缺失:确诊营养不良型EB,癌变风险升高需定期随访。
-
基因检测
- COL7A1突变:Ⅶ型胶原缺陷→真表皮连接脆弱,需遗传咨询。
- KRT5/KRT14突变:角蛋白异常→细胞骨架破坏,避免机械刺激。
-
营养指标
- 血清锌<60 μg/dL:
- 意义:金属蛋白酶活性下降→伤口愈合延迟,需补锌(1-2 mg/kg/d)。
- 花生四烯酸降低:
- 意义:角质层脂质屏障破坏,补充ω-6脂肪酸可改善脆性。
- 血清锌<60 μg/dL:
-
系统性疾病相关检查
- 尿卟啉>1000 nmol/24h:
- 意义:迟发性皮肤卟啉症→避光+放血治疗。
- HbA1c>7%:
- 意义:糖尿病皮肤病变→强化血糖控制+局部润肤剂。
- 尿卟啉>1000 nmol/24h:
-
炎症与免疫指标
- CRP>10 mg/L:提示继发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 自身抗体阴性:排除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组织病理+基因检测(遗传性)或营养指标+治疗反应(获得性)。
- 关键鉴别:免疫荧光排除自身免疫病,尿卟啉/血糖排除系统性疾病。
- 治疗导向:
- 遗传性:伤口护理+防创伤教育+癌变监测。
- 获得性:病因治疗(补锌/控糖/避光)+屏障修复剂。
参考文献:
- Fine JD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诊断共识
-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850 (1995) 锌缺乏症诊断标准
- Bickers DR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2006) 皮肤卟啉症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