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接触性外耳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of external ear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EG40.0

关键词

索引词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of external ear、变应性接触性外耳皮炎、外耳变应性接触性湿疹、变应性外耳炎
同义词Allergic contact eczema of external ear、Allergic otitis externa
缩写ACEOE
别名过敏性外耳皮炎、外耳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外耳过敏性湿疹、外耳过敏性炎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过敏原
--塑料、胶水或树脂系统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防晒霜中的光过敏原
--外用药物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美发产品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低分子量光半抗原
--高分子量过敏原
--防腐剂或杀菌剂中的光变应原
--植物或蔬菜中的光变应原
--化妆品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食品香料或添加剂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香料中的光过敏原
--金属或金属盐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橡胶化学品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香料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防腐剂或杀菌剂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牙科材料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全身性药物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蛋白质过敏原
--药物中的光过敏原
--衣服或鞋子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工业杀菌剂、切削油或消毒剂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中的接触性过敏原
--低分子量半抗原
 职业相关性
XB5G职业作为辅助因素
XB80非职业相关性
XB17职业作为主要因素

变应性接触性外耳皮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变应性接触性外耳皮炎是一种影响外耳皮肤的过敏反应,属于特定部位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这种疾病的发生是因为患者对某些物质(如化妆品、金属、药物等)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外耳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这类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瘙痒、肿胀和渗出等症状。


病因学特征

  1. 过敏原暴露

    • 变应性接触性外耳皮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皮肤反复接触到某种过敏原后引发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镍、铬、钴等金属,香料、防腐剂等化妆品成分,以及局部药物(如新霉素软膏、糖皮质激素制剂)。
    • 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物质并启动免疫应答,释放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引起皮肤炎症反应。
  2. 个体易感因素

    • 遗传背景、免疫状态异常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可增加发病风险。特应性体质(如特应性皮炎病史)人群更易发生此类反应。
    • 既往存在外耳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可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促进过敏原渗透。
  3. 环境因素

    •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可导致外耳皮肤角质层水合度增高,削弱屏障功能,增加过敏原吸收。
    • 过度清洁或机械刺激(如频繁掏耳)会损伤表皮完整性,形成过敏原侵入通道。

病理机制

  1. 免疫反应过程

    • 致敏阶段:过敏原穿透表皮被朗格汉斯细胞捕获,经淋巴管迁移至淋巴结,激活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
    • 激发阶段: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效应T细胞募集至接触部位,通过释放IFN-γ、IL-4等细胞因子引发炎症级联反应。
  2. 组织损伤与修复

    • Th1/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导致海绵水肿和表皮内水疱形成。
    • 慢性期可见棘层增厚和真皮纤维化,瘙痒由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如P物质)与炎症介质共同介导。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红斑水肿:耳廓、耳屏及外耳道口可见边界不清的暗红色斑片伴肿胀
    • 瘙痒:持续性瘙痒常为首发症状,搔抓可导致渗出性结痂
    • 皮损演变:急性期出现粟粒大小丘疹/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慢性期表现为苔藓样变伴鳞屑
    • 继发改变:抓痕、色素沉着、耳道狭窄(长期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