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产科栓塞Unspecified Obstetric embolism
编码JB42.Z
关键词
索引词Obstetric embolism、未特指的产科栓塞、产科栓塞、产科栓塞NOS
别名未特指产科栓塞、不明原因产科栓塞
未特指的产科栓塞(ICD-11: JB42.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多系统急性功能障碍:
- 妊娠/分娩/产褥期突发≥2个系统衰竭(呼吸+循环+神经系统)。
- 影像学直接证据:CT肺动脉造影显示血管阻塞(充盈缺损),但栓子性质未明。
- 多系统急性功能障碍: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时间范围:发生于妊娠期、分娩过程或产后6周内。
- 核心临床表现:
- 呼吸系统:突发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低氧血症(SpO₂<90%)。
- 循环系统:收缩压<90mmHg + 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
- 凝血系统:活动性出血伴DIC实验室证据(血小板<100×10⁹/L + 纤维蛋白原<2g/L)。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剖宫产、多胎妊娠、子痫前期或侵入性产科操作史。
- 实验室阈值:
- D-二聚体>5mg/L(正常<0.5mg/L);
- 动脉血气:PaO₂<60mmHg + 碱剩余(BE)<-6mmol/L;
- 乳酸>4mmol/L(提示组织灌注不足)。
- 其他表现:意识障碍、抽搐或无法解释的休克。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生命体征监测]
A --> C[动脉血气分析]
A --> D[凝血功能检测]
B --> E[血压<90mmHg → 循环衰竭]
C --> F[PaO₂<60mmHg → 呼吸衰竭]
D --> G[血小板<100×10⁹/L → DIC]
A --> H[影像学检查]
H --> I[床旁心脏超声]
H --> J[CT肺动脉造影]
I --> K[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反流 → 肺栓塞]
J --> L[肺动脉充盈缺损 → 血管阻塞]
H --> M[头颅CT]
M --> N[排除脑出血/梗死]
判断逻辑详解
-
床旁心脏超声:
- 右心室扩张/肺动脉高压:提示肺栓塞导致右心负荷增加,需结合临床表现。
- 阴性结果:不排除小分支栓塞,需进一步CT检查。
-
CT肺动脉造影(CTPA):
- 充盈缺损:直接证实血管阻塞,但无法区分栓子类型(血栓/羊水/空气)。
- 假阴性风险:小栓子或技术误差时漏诊,需结合D-二聚体。
-
凝血功能动态监测:
-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提示DIC进展,需每小时复查。
- D-二聚体显著升高:支持急性栓塞,但妊娠期本身可轻度升高。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与处理建议 |
---|---|---|---|
D-二聚体 | <0.5 mg/L | >5 mg/L | 急性栓塞标志:需立即影像学检查;>10mg/L提示大面积栓塞。 |
纤维蛋白原 | 2-4 g/L | <2 g/L | DIC消耗性凝血病:补充冷沉淀+抗纤溶治疗。 |
血小板计数 | 150-400×10⁹/L | <100×10⁹/L | 微血栓形成:每1-2小时复查,若进行性下降启动DIC protocol。 |
动脉血气(PaO₂) | 80-100 mmHg | <60 mmHg | 呼吸衰竭:立即高流量氧疗,准备机械通气。 |
碱剩余(BE) | -2~+2 mmol/L | < -6 mmol/L | 代谢性酸中毒:提示乳酸堆积,静脉输注碳酸氢钠(pH<7.2时)。 |
乳酸 | 0.5-2.2 mmol/L | >4 mmol/L | 组织低灌注:快速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维持MAP≥65mmHg。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高度警惕期:
- 妊娠/产褥期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立即查动脉血气、凝血功能、心电图。
- 快速确诊期:
- D-二聚体>5mg/L → 紧急CTPA;若病情不稳 → 床旁超声评估右心功能。
- 病因排除期:
- 无特定栓子证据(如羊水有形成分、血栓来源)→ 归类为"未特指栓塞"。
- 抢救核心:
- 呼吸支持:机械通气维持PaO₂>60mmHg;
- 循环稳定:去甲肾上腺素维持灌注;
- 凝血管理:抗凝(肝素)vs 替代治疗(DIC时)。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临床指南》(2023版)
- FIGO《产科危急重症管理指南》(2022)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96: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2018)
-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产科栓塞"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