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与分娩有关的乳房感染Unspecified Infections of breast associated with childbirth
编码JB45.Z
关键词
索引词Infections of breast associated with childbirth、未特指的与分娩有关的乳房感染、与分娩有关的乳房感染
别名产褥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产后乳腺炎、乳房感染-与分娩有关、Puerperal-Mastitis、Lactation-Mastitis
未特指的与分娩有关的乳房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病原学确诊:
- 乳汁或脓肿脓液培养分离出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 PCR检测检出致病菌特异性基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
- 病原学确诊:
-
必须条件:
- 临床表现:
- 单侧乳房局部红肿、触痛或硬结。
- 体温≥38.3℃(产褥期发热)。
- 时间相关性:
- 发生于产后6周内(产褥期)。
- 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
- 炎症标志物:
- 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
- C反应蛋白(CRP)≥50 mg/L。
- 影像学证据:
- 超声显示乳腺组织内液性暗区(脓肿)或导管扩张。
- 危险因素:
- 乳头皲裂、哺乳间隔过长(>4小时)或乳汁淤积史。
- 炎症标志物: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辅助检查项目树 │
├───────────────┤
│ 1. 实验室检查 │
│ ├─血常规+CRP │
│ ├─乳汁/脓液细菌培养 │
│ └─PCR检测 │
│ 2. 影像学检查 │
│ ├─乳腺超声 │
│ ├─乳腺MRI(复杂病例)│
│ └─钼靶(排除肿瘤) │
│ 3. 鉴别诊断检查 │
│ ├─结核菌素试验 │
│ └─自身抗体检测 │
└───────────────┘ -
判断逻辑:
- 血常规+CRP:
- 白细胞≥12×10^9/L且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CRP≥50 mg/L支持炎症活动。
- 乳腺超声:
- 脓肿形成时可见液性暗区伴后壁增强效应;导管扩张提示乳汁淤积。
- 细菌培养:
- 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可直接指导抗生素选择(如头孢唑林);混合感染需扩大抗菌谱。
- 乳腺MRI:
- 脓肿范围>3cm或深部病灶需MRI评估是否累及胸肌筋膜。
- 血常规+CRP: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12×10^9/L:提示全身性细菌感染,需警惕脓毒症。
- 中性粒细胞>80%:急性感染期典型表现,若持续升高需排查脓肿形成。
-
C反应蛋白(CRP):
- ≥50 mg/L:提示组织损伤严重,与脓肿大小呈正相关;治疗3天后下降<30%提示疗效不足。
-
细菌培养:
- 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若MRSA需换用万古霉素。
- 链球菌阳性:提示可能来源于婴儿口腔定植菌,需同步检查婴儿口腔健康。
-
乳汁pH值:
- pH>7.0(正常6.4-6.8):提示化脓性改变,需结合微生物检测。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产褥期发热+乳房局部炎症+病原学证据。
- 检查优先级:超声与细菌培养为一线,复杂病例需MRI。
- 实验室预警:CRP持续升高或白细胞>15×10^9/L提示重症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 《Williams Obstetrics》第26版(2023年)
- 《UpToDate: 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2024年更新)
- 中华医学会《产褥期感染诊疗指南》(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