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胎儿或新生儿真菌性感染Unspecified Fungal infection of fetus or newborn
编码KA63.Z
关键词
索引词Fungal infection of fetus or newborn、未特指的胎儿或新生儿真菌性感染、胎儿或新生儿真菌感染
缩写未特指胎儿或新生儿真菌感染、未特指新生儿真菌感染、未特指胎儿真菌感染
别名新生儿不明原因真菌感染、胎儿不明原因真菌感染、新生儿未知真菌感染、胎儿未知真菌感染、未明新生儿真菌感染、未明胎儿真菌感染、不明确新生儿真菌感染、不明确胎儿真菌感染、不明新生儿真菌感染、不明胎儿真菌感染
未特指的胎儿或新生儿真菌性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证据:
- 无菌体液(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培养检出真菌。
- 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真菌侵入组织(如PAS染色显示菌丝/孢子)。
- 分子生物学证据:
- PCR检测阳性(如真菌18S rRNA、ITS区域特异性序列)。
- 病原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高危因素):
- 高危宿主特征:
- 早产儿(<37周)、极低出生体重(<1500g)、长期广谱抗生素使用(>7天)。
- 典型临床表现:
- 体温不稳定(发热>38℃或低体温<36.5℃)+呼吸窘迫/喂养困难。
- 皮肤黏膜典型病变(口腔白色伪膜、肛周卫星灶红斑)。
- 影像学支持:
- 肺部CT显示多发结节或空洞,颅脑MRI提示脑脓肿/脑膜炎。
- 高危宿主特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2项高危宿主特征 + 1项典型临床表现 + 1项影像学支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血清学检查]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组织病理学]
B --> B1[血培养] B --> B2[脑脊液培养] B --> B3[黏膜拭子培养] B --> B4[PCR检测]
C --> C1[β-D-葡聚糖 G试验] C --> C2[半乳甘露聚糖 GM试验] C --> C3[真菌抗体检测]
D --> D1[胸部X线/CT] D --> D2[颅脑超声/MRI] D --> D3[腹部超声]
E --> E1[组织活检染色 PAS/GMS]
判断逻辑:
-
病原学检查:
- 血/脑脊液培养阳性:直接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特异性>95%)。
- 黏膜拭子阳性:需结合临床(如鹅口疮伴全身症状才有意义)。
- PCR检测:阴性可快速排除,阳性需验证(假阳性率5-10%)。
-
血清学检查:
- G试验(>80 pg/mL):提示念珠菌/曲霉感染,但需排除细菌感染假阳性。
- GM试验(>0.5 ODI):对曲霉菌特异性高,阳性需结合影像学。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多发结节/空洞:支持侵袭性肺真菌病(敏感性70%)。
- 颅脑MRI环形强化灶:提示真菌性脑脓肿(特异性>90%)。
-
组织病理学:
- PAS/GMS染色见菌丝:确诊组织侵袭(金标准)。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培养阳性 | 任何真菌生长 | 确诊血流感染;念珠菌属最常见 | 立即启动抗真菌治疗(如两性霉素B) |
G试验 | >80 pg/mL | 提示念珠菌/曲霉感染;阴性可排除(敏感性80%) | 阳性时需结合培养/PCR验证 |
GM试验 | >0.5 ODI | 曲霉菌感染特异性标志;早产儿假阳性率高 | 连续2次阳性或伴影像学异常时干预 |
脑脊液白细胞 | >20×10⁶/L | 提示中枢感染;真菌性脑膜炎时糖显著降低 | 需加做脑脊液培养/PCR |
C反应蛋白 | >50 mg/L | 非特异性炎症;持续升高提示治疗无效 | 评估感染源并调整抗真菌方案 |
血小板计数 | <100×10⁹/L | 真菌性败血症常见;DIC预警指标 | 监测凝血功能,补充血小板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无菌部位培养或组织病理(金标准),分子检测(PCR)辅助早期诊断。
- 高危人群:早产儿+长期抗生素/导管留置者,即使培养阴性也需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 关键鉴别:细菌性败血症(血培养快速阳性)、病毒性肺炎(PCR鉴别)。
参考文献:
- IDSA Guidelines for Candida Management (2024)
- ESCMID Neonatal Fungal Infection Diagnostic Criteria (2023)
- WHO Neonatal Sepsis Diagnostic Framework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