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暂时性酪氨酸血症Transitory tyrosinaemia of newborn

更新时间:2025-06-19 00:31:53
编码KB63.4

关键词

索引词Transitory tyrosinaemia of newborn、新生儿暂时性酪氨酸血症、新生儿酪氨酸血症、新生儿暂时性高酪氨酸血症
同义词neonatal tyrosinemia、transient neonatal hypertyrosinemia、transitory neonatal tyrosinemia
缩写NTH、NTHT
别名新生儿暂高酪氨酸血症、新生儿一过性酪氨酸血症、新生儿短暂性酪氨酸血症

新生儿暂时性酪氨酸血症(ICD-10:E70.8)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浆酪氨酸浓度持续升高
      • ≥200 μmol/L(两次检测间隔≥72小时)
      • 需在生后72小时后检测(避开生理性峰值期)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胎龄≤37周或出生体重<2500g)
    • 高蛋白喂养史(配方奶蛋白质含量>2.5g/100ml或摄入量>3g/kg/d)
    • 排除遗传性酪氨酸血症
      • 尿琥珀酰丙酮阴性
      • 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FAH)基因突变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维生素C缺乏证据(血清维生素C<11.4 μmol/L)
    • 暂时性肝脏酶异常
      • 4-HPPD活性低于同胎龄参考值50%(需肝活检,非常规)
    • 自限性病程:酪氨酸水平4-8周内自发恢复正常(最迟≤12周)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血斑筛查-酪氨酸] A --> C[血常规] B --> D{酪氨酸>200μmol/L?} D --是--> E[确诊检查] D --否--> F[结束筛查] E --> G[血浆氨基酸定量] E --> H[尿有机酸分析] E --> I[维生素C检测] G --> J[动态监测:0/2/4/8周] H --> K[琥珀酰丙酮检测] K --阳性--> L[遗传性酪氨酸血症] K --阴性--> M[支持TTN诊断]

判断逻辑

  1. 血斑筛查:初筛酪氨酸水平,>200μmol/L启动确诊流程
  2. 血浆氨基酸定量:金标准检测,需排除采血前高蛋白摄入干扰
  3. 尿有机酸分析
    • 关键鉴别指标:琥珀酰丙酮阴性排除遗传性酪氨酸血症
    • 4-羟基苯丙酮酸升高支持TTN诊断
  4. 维生素C检测:低于11.4μmol/L提示营养干预指征
  5. 动态监测:确诊后每2周复查,验证自限性特征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血浆酪氨酸 早产儿:<200 μmol/L >200 μmol/L:提示TTN 调整蛋白摄入至2-3g/kg/d
足月儿:<150 μmol/L >400 μmol/L:需紧急干预 补充维生素C 50-100mg/d
尿琥珀酰丙酮 阴性 阳性:排除TTN,指向遗传性酪氨酸血症 立即启动遗传代谢病诊疗流程
血清维生素C ≥23 μmol/L <11.4 μmol/L:加重酪氨酸代谢障碍 口服维生素C 100mg/d×7天
4-HPPD活性 胎龄校正值 <50%同胎龄值:支持TTN病理机制 仅限鉴别诊断困难时检测
肝功能 ALT<40 U/L 一过性ALT升高:反映肝酶系统压力 随酪氨酸恢复而自愈,无需特殊处理

四、诊断要点总结

  1. 核心三联征:早产/高蛋白喂养 + 酪氨酸>200μmol/L + 尿琥珀酰丙酮阴性
  2. 关键鉴别:必须排除遗传性酪氨酸血症(致死性疾病)
  3. 管理原则
    • 蛋白质摄入调整(2-3g/kg/d)
    • 维生素C补充(血清水平<11.4μmol/L时)
    • 动态监测:酪氨酸未在12周内恢复需重新评估

参考文献

  1. Pediatrics (2020) 指南:新生儿代谢筛查异常管理
  2. 《中华儿科杂志》遗传代谢病诊疗共识(2023)
  3. Scriver CR.《代谢与分子基础遗传病》(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