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中毒源性神经病Unspecified Neuropathy due to toxicity

更新时间:2025-06-18 11:29:48
编码8D43.2Z

关键词

索引词Neuropathy due to toxicity、未特指的中毒源性神经病、中毒源性神经病
别名未特指中毒源性神经病、不明原因中毒性神经病、未确定中毒源性神经疾病、Unspecified-Toxic-Source-Neuropathy

(8D43.2Z)未特指的中毒源性神经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感觉异常

    • 四肢远端(手足)麻木、刺痛感(常见,70%-90%),夜间或温度变化时加重。
    • 温度觉和触觉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高,80%-90%)。
  2. 运动功能障碍

    • 下肢无力(常见,60%-80%),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困难(长度依赖模式)。
    • 精细动作障碍(如持物困难)(中等,40%-60%)。
  3. 疼痛

    • 烧灼样或电击样疼痛(较少见,20%-30%),多见于铊或砷中毒。
  4. 自主神经紊乱

    • 多汗或无汗(中等,30%-50%),血压波动(低,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跟腱反射消失(高,70%-90%),膝反射减退(中等,50%-70%)。
  2. 肌力与肌张力异常

    • 远端肌力下降(如垂腕、足下垂)(中等,50%-70%)。
    • 肌萎缩(慢性病程者,30%-50%)。
  3. 皮肤与指甲改变

    • Mees纹(砷中毒特异性体征,罕见,5%-10%),脱发(铊中毒,低,10%-20%)。

非典型体征

  1. 脑神经受累
    • 面肌麻痹或眼睑下垂(罕见,<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电生理检查

    • 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轴突损害,80%-90%),远端潜伏期延长(中等,50%-70%)。
    • 肌电图显示失神经电位(慢性病例,30%-50%)。
  2. 病理特征

    • 远端轴突变性(长度依赖性模式,高,70%-90%),髓鞘破坏(有机溶剂暴露,40%-60%)。
  3. 生物标志物

    • 血/尿中毒物检测(如铅、砷阳性)(需结合暴露史,特异性高但灵敏度因毒物而异)。

病程与预后

  • 急性暴露:症状多在接触后数周内出现,脱离毒物后部分可逆(轴突再生周期6-12月)。
  • 慢性病程:肌萎缩和感觉缺失可能永久性(轴突完全变性者,10%-20%)。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杂志: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征与病理机制。
  2. Neurology:重金属中毒性神经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3. WHO《职业性中毒诊断指南》(ICD-11相关条目)。

注:临床表现因毒物种类、暴露剂量及个体易感性差异显著,需结合毒物接触史及排除其他病因(如糖尿病性神经病、遗传性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