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低颅压Unspecified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编码8D61.Z
关键词
索引词Intracranial hypotension、未特指的低颅压、低颅压
缩写ICP-low、Intracranial-Hypotension
别名低脑压、低头颅内压、自发性低颅压、Idiopathic-Intracranial-Hypotension
(8D61.Z)未特指的低颅压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直立性头痛:
- 特征:坐起或站立时头痛迅速加重,平卧后缓解(常见,发生率约80%-90%)。
- 机制:脑脊液压力降低导致脑组织下沉牵拉硬脑膜痛觉敏感结构。
非特异性症状
- 恶心与呕吐:
- 与体位变化相关(常见,发生率约50%-70%)。
- 眩晕与耳鸣:
- 直立时加重,可能与前庭系统牵拉或血管调节异常相关(较少见,发生率约20%-30%)。
- 视力模糊或听力减退:
- 短暂性视物模糊或听力下降(罕见,发生率<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硬脑膜强化(MRI表现):
- 增强MRI可见硬脑膜弥漫性线样强化(常见,发生率约70%-80%)。
- 脑组织下沉(Sagging brain):
- 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脑桥下移(较少见,发生率约30%-50%)。
- 硬膜下积液或血肿:
- 继发于脑脊液漏的代偿性改变(发生率约10%-20%)。
非典型体征
- 视乳头水肿(罕见):
- 可能因慢性低颅压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腰椎穿刺:
- 脑脊液压力<60 mmH₂O(诊断金标准)。
- 头颅MRI:
- 硬脑膜强化(敏感性90%以上)。
- 静脉窦扩张(间接征象,发生率约60%)。
- 脊髓MRI或CT脊髓造影:
- 用于筛查脑脊液漏(阳性率约50%-70%)。
补充说明
- 数据局限性:目前关于“未特指的低颅压”的流行病学数据较少,发生率多基于自发性低颅压(8D61.0)文献推测。
- 鉴别重点:需排除继发性原因(如创伤、手术、感染),影像学阴性时需结合临床动态评估。
参考文献:
- ICD-11临床指南(2023版),神经系统疾病章节。
- Headache期刊综述(2022):自发性低颅压的病理机制与影像学特征。
- Neurology病例系列研究(2021):未分类低颅压的临床管理策略。
注:具体发生率数据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