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新生儿发病的遗传性癫痫综合征Unspecified Genetic epileptic syndromes with neonatal onset
编码8A61.0Z
关键词
索引词Genetic epileptic syndromes with neonatal onset、未特指的新生儿发病的遗传性癫痫综合征、新生儿发病的遗传性癫痫综合征
缩写WE-GES、新生儿遗传性癫痫
别名新生儿癫痫综合征、遗传性婴儿癫痫、新生儿癫痫症-遗传型
未特指的新生儿发病的遗传性癫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基因检测阳性:全外显子组测序或癫痫基因panel检测发现与癫痫相关的致病性突变(如KCNQ2、SCN2A、CDKL5等),需符合ACMG致病性判定标准。
-
必须条件:
- 新生儿期发作:出生后28天内出现≥2次癫痫发作。
- 脑电图异常:记录到癫痫样放电(局灶尖波、暴发-抑制模式或节律性θ活动)。
- 排除获得性病因:代谢筛查(血氨、乳酸、氨基酸谱等)正常,无围产期重度窒息史(Apgar评分≥7分)。
-
支持条件:
- 发育标志物:生后3个月内出现运动/认知发育迟缓(Gesell发育量表评分<70分)。
- 神经系统体征:肌张力异常(增高或降低)、原始反射消失延迟。
- 家族史:一级亲属有婴儿期癫痫或发育迟缓病史(提示不完全外显的显性遗传模式)。
- 影像学特征:MRI显示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如多小脑回)或髓鞘化延迟。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新生儿癫痫初筛] --> B[脑电图]
A --> C[代谢筛查]
B --> D[常规EEG]
B --> E[视频EEG]
A --> F[神经影像]
F --> G[头颅超声]
F --> H[脑MRI]
A --> I[基因检测]
I --> J[癫痫基因panel]
I --> K[全外显子组测序]
A --> L[发育评估]
判断逻辑
-
脑电图:
- 暴发-抑制模式:提示KCNQ2或STXBP1相关脑病,需优先检测这些基因。
- 局灶性尖波:提示SCN2A或CDKL5突变可能,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
基因检测:
- 基因panel阴性者需扩展至全外显子测序,重点筛查离子通道、突触囊泡相关基因。
- 发现意义未明变异(VUS)时,需结合家系验证(父母来源分析)及功能实验证据。
-
神经影像:
- MRI显示多小脑回:提示TUBB2B等微管蛋白基因突变。
- 正常MRI不能排除诊断,约40%患者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
三、实验室参考值
-
基因检测:
- 阳性阈值:符合ACMG致病性标准(PS1+PM1+PP3)。
- 异常意义:明确致病突变可确诊,需启动精准治疗(如钠通道阻滞剂用于SCN2A突变)。
-
脑脊液检查:
- 葡萄糖转运体1(GLUT1)缺陷筛查:脑脊液/血糖比值<0.4(参考值>0.6)提示SLC2A1突变。
-
代谢指标:
- 血乳酸:持续升高(>3 mmol/L)需排除线粒体病。
- 尿有机酸:甲基丙二酸增高提示代谢性疾病继发癫痫。
-
治疗监测指标:
-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 苯巴比妥有效浓度15-40 μg/mL
- 左乙拉西坦参考范围12-46 μg/mL
-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基因检测发现致病突变+新生儿期癫痫发作+特征性脑电图改变。
- 关键鉴别:需排除低血糖、颅内出血等获得性病因。
- 治疗导向:钠通道相关基因突变(如SCN2A)对奥卡西平敏感,钾通道突变(KCNQ2)推荐口服补钾治疗。
参考文献:
- ILAE新生儿癫痫诊断与治疗立场声明(2022)
- 《新生儿遗传性癫痫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