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疼痛疾患Other specified Pain disorders
编码8E43.Y
关键词
索引词Pain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疼痛疾患、阵发性剧痛症、腹直肌综合征、Kómár综合征、肋间神经综合征
缩写OTPD、其他特指疼痛疾患
别名非典型疼痛、特殊类型疼痛、不明原因疼痛、特定疼痛综合症、特定性疼痛障碍
其他特指的疼痛疾患(ICD-11编码8E43.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疼痛≥3个月
- 疼痛特征符合特定解剖分布(如皮节、肌节或神经支配区)
- 排除其他特定疼痛疾患(如神经病理性疼痛8E43.0)
-
支持条件(亚型特征性表现):
- 阵发性剧痛症(PEPD):
- 钠通道基因(SCN9A)突变检测阳性
- 自主神经症状(皮肤潮红、心动过缓)伴随疼痛发作
- 腹直肌综合征(RAS):
- 腹直肌走行区可触及紧张带/触发点
- 仰卧位抬头试验诱发疼痛加重
- 肋间神经痛:
- 沿肋间隙分布的刀割样疼痛
- 影像学证实肋间神经受压(如胸椎退行性变)
- 胸骨疼痛综合征:
- 胸骨后锐痛,深呼吸时加重
- 胸肋关节触诊压痛阳性
- 阵发性剧痛症(PEPD):
-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1项亚型"支持条件"即可确诊
- 基因检测阳性(PEPD)或影像学神经压迫证据(肋间神经痛)可直接确诊对应亚型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电生理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A --> E[功能评估]
B --> B1[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B --> B2[肌电图(EMG)] B --> B3[定量感觉测试]
C --> C1[MRI(软组织/神经)] C --> C2[CT(骨性结构)] C --> C3[X线(关节评估)]
D --> D1[炎症标志物] D --> D2[代谢指标] D --> D3[基因检测]
E --> E1[肌肉触诊] E --> E2[关节活动度] E --> E3[疼痛诱发试验]
判断逻辑
-
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外周神经损伤(肋间神经痛)
- EMG纤颤电位:表明肌肉失神经支配(慢性RAS)
- 定量感觉测试异常:证实中枢敏化(所有亚型)
-
影像学检查:
- MRI T2高信号:神经根水肿(肋间神经痛)
- CT骨赘形成:神经孔狭窄证据
- X线胸肋关节间隙不对称:支持胸骨疼痛综合征
-
功能评估:
- 触发点压痛:肌筋膜疼痛核心体征(RAS)
- 疼痛诱发试验阳性:如Valsalva动作加重疼痛(PEPD)
-
检查组合策略:
- 疑似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MRI
- 肌肉源性疼痛:EMG+肌肉触诊
- 遗传性疼痛:基因检测+定量感觉测试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 >5 mg/L:提示疼痛伴系统性炎症(需排查自身免疫病)
- ESR >20 mm/h:持续升高需评估慢性炎症程度
-
代谢指标:
- 维生素B12 <200 pg/mL:可能导致神经病变性疼痛加重
- 空腹血糖 >7.0 mmol/L:糖尿病神经病变风险提示
-
基因检测:
- SCN9A错义突变:确诊阵发性剧痛症的金标准
- HLA-B27阳性:预警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风险
-
电生理参数:
-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40 m/s:明确外周神经损伤
- EMG自发电位:慢性失神经支配客观证据
-
影像学关键值:
- 神经孔直径 <3 mm:神经受压的解剖学证据
- 肌肉脂肪浸润 >30%:慢性肌肉退变指标(RAS)
四、总结
- 诊断核心:慢性疼痛+解剖特异性+排除其他疾病
- 检查选择:按疼痛亚型分层实施(神经性→电生理/影像;肌源性→EMG/触诊)
- 异常值解读:
- 基因突变/神经压迫→病因诊断
- 炎症标志物升高→共病筛查
- 代谢指标异常→疼痛加重因素干预
参考文献:
- IASP修订ICD-11慢性疼痛分类系统(2021)
- 《中国慢性疼痛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23)
- Neurology期刊:钠通道病诊断标准(2022)
- J Pain Res: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共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