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部位的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Unspecified Neoplasms of uncertain behaviour, except of lymphoid, haematopoiet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related tissu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44:51
编码2F7Z

关键词

索引词Neoplasms of uncertain behaviour, except of lymphoid, haematopoiet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r related tissues、未特指部位的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贫血、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脑变性、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小脑共济失调、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脑病、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脑水肿、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多发性脑神经麻痹、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肌无力综合征、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脊髓病、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神经根或神经丛压迫、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多神经病、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疾病引起的系统性萎缩、未特指部位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腺泡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血管内皮瘤、未特指部位APUD瘤、未特指部位的嗜银类癌、未特指部位的嗜银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胚胎瘤、未特指部位的胚胎性瘤、未特指部位的子宫内膜样腺瘤交界性肿瘤、未特指部位的子宫内膜样囊腺瘤交界性肿瘤、未特指部位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子宫内膜样肿瘤、未特指部位的巨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血管内皮瘤、血管内皮瘤NOS、未特指部位的肾上腺样瘤、未特指部位的间质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中肾肿瘤、未特指部位的黏液表皮样瘤、未特指部位的神经鞘瘤病、未特指部位的神经胶质瘤、未特指部位的性索肿瘤、未特指部位的基质性腺瘤、未特指部位的移行内翻乳头状瘤、未特指部位的绒毛状腺瘤、未特指部位的绒毛状乳头状瘤
缩写未特指生物学行为不定肿瘤、UBNT
别名未定性肿瘤、不明性质肿瘤、未知类型肿瘤、未分类肿瘤、未明生物学行为肿瘤、Uncertain-Behavior-Neoplasm、Unspecified-Behavior-Neoplasm、Unspecified-Biological-Behavior-Neoplasm

未特指部位的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病理活检显示肿瘤细胞具有异型性(核浆比例增高、核分裂象≥2/10HPF)但未达恶性肿瘤标准。
      • 免疫组化显示增殖指数(Ki-67)介于5%-2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影像学特征
      • CT/MRI显示肿块边界不清伴局部浸润,但无远处转移证据。
    • 临床表现
      • 持续存在的无痛性肿块(>3个月)伴局部压迫症状(如疼痛、功能障碍)。
    • 分子检测
      • 存在低级别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如BRAF V600E、KRAS突变),但无TP53等恶性驱动基因突变。
  3. 排除标准

    • 需排除明确良性肿瘤(如脂肪瘤)和完全恶性特征肿瘤(可见血管浸润或转移)。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影像学检查] --> A1[超声] A --> A2[CT扫描] A --> A3[MRI] A --> A4[PET-CT] B[病理学检查] --> B1[粗针穿刺活检] B --> B2[手术切除活检] C[实验室检查] --> C1[血常规] C --> C2[肿瘤标志物] C --> C3[炎症指标] D[分子检测] --> D1[基因测序] D --> D2[FISH检测]

判断逻辑

  1. 超声检查

    • 发现不均质回声肿块需立即行病理活检,若显示血流信号丰富(RI>0.7)提示增殖活跃。
  2. 增强CT/MRI

    • 渐进性强化模式(动脉期强化<30%,静脉期强化>50%)提示交界性生物学行为。
  3. PET-CT检查

    • SUVmax值2.5-5.0为可疑区间,需结合病理学评估代谢活性与恶性潜能。
  4. 分子检测

    • BRAF V600E突变阳性需缩短随访间隔至3个月。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持续性白细胞升高(>11×10⁹/L)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75%)提示潜在感染风险或副肿瘤综合征。
  2. 炎症指标

    • CRP>20 mg/L或ESR>30 mm/h提示肿瘤相关炎症反应活跃,需警惕恶变可能。
  3. 肿瘤标志物

    • CEA 5-20 ng/mL或CA19-9 37-100 U/mL时,需每月复查监测动态变化。
  4. 激素水平

    • 功能性肿瘤患者出现皮质醇>20 μg/dL或生长激素>5 ng/mL,提示需内分泌科会诊。

四、监测与随访

  • 影像学复查:每6个月行增强CT/MRI评估肿瘤体积变化(增长速率>20%/年需重新活检)。
  • 分子监测:年度液体活检检测ctDNA中恶性相关基因突变(如检出TP53突变提示进展风险)。
  • 功能评估:每3个月检测肿瘤标志物,连续3次升高需启动多学科讨论。

参考文献
WHO《软组织肿瘤分类(2020版)》
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病理学杂志》生物学行为不定肿瘤诊疗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