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前列腺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prostate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6:18
编码2C82.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prostate、未特指的前列腺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前列腺原发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恶性前列腺肿瘤、原发性前列腺癌、转移性前列腺恶性肿瘤[原发性前列腺恶性肿瘤扩散至他处]
缩写PCa、Prostate-Cancer
别名前列线癌、前列腺恶性病、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

未特指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病理学确诊: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恶性肿瘤存在,但无法明确具体组织学亚型(如腺泡腺癌、导管腺癌等)。
  2. 必须条件

    • 组织学证据:活检或手术标本显示前列腺腺体结构破坏,存在恶性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
    • 影像学支持:MRI/CT显示前列腺包膜外侵犯、精囊浸润或盆腔淋巴结转移(cT3-T4或N1期)。
  3. 支持条件

    • PSA异常:总PSA持续>10 ng/mL(排除前列腺炎或良性增生后)。
    • 临床症状:排尿困难(IPSS评分≥15分)合并骨痛或血尿。
    • 遗传风险:直系亲属前列腺癌病史或携带BRCA1/2基因突变。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血清PSA检测(总PSA、游离PSA)
    • 直肠指检(DRE)
      二级检查
    • 多参数MRI(mpMRI,PI-RADS评分≥4分)
    • 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系统12针+靶向穿刺)
      三级检查
    • 全身骨扫描(评估骨转移)
    • 盆腔CT/MRI(评估淋巴结转移)
    • 分子检测(如ERG基因融合、PTEN缺失)
  2. 判断逻辑

    • PSA与DRE联合
      • PSA>4 ng/mL且DRE触及结节 → 需进行mpMRI
      • PSA>10 ng/mL → 直接建议穿刺活检
    • 影像学分层
      • PI-RADS 4-5分 → 靶向穿刺阳性率>80%
      • 骨扫描阳性 → 需进一步CT/MRI确认溶骨/成骨性病变
    • 分子检测应用
      • PTEN缺失提示更高Gleason评分风险
      • BRCA突变者需遗传咨询及PARP抑制剂治疗评估

三、实验室参考值

  1. PSA检测

    • 总PSA
      • 正常值:<4 ng/mL
      • 灰区:4-10 ng/mL(需结合游离PSA比值)
      • 异常:>10 ng/mL(恶性概率>50%)
    • 游离PSA/总PSA比值
      • 0.25提示良性可能

      • <0.15提示恶性概率>80%
  2. 血液生化

    • 碱性磷酸酶(ALP)
      • 150 U/L提示骨转移可能(需结合骨扫描)

    • 血红蛋白
      • <120 g/L需警惕骨髓浸润或慢性病贫血
  3. 分子标志物

    • 循环肿瘤细胞(CTC)
      • ≥5个/7.5mL血液提示预后不良
    • AR-V7检测
      • 阳性提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组织病理学确认恶性特征,结合影像学分期。
  • 检查策略:PSA初筛→影像学定位→靶向穿刺→分子分型。
  • 实验室重点:PSA动态监测(倍增时间<3个月提示进展快),ALP水平与骨转移关联性。

参考文献

  • 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2022年第5版)
  •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5.v1)
  • EAU前列腺癌诊断标准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