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male genital organ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21:09
编码2C8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male genital organs、未特指的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男性泌尿生殖道癌NOS、男性泌尿生殖道癌
缩写MRMT、未特指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别名不明原因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未指明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未定性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未特指的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证实恶性肿瘤,且明确起源于男性生殖器官(睾丸/阴茎/前列腺等),但无法归入特定类型(如精原细胞瘤、鳞癌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肿瘤定位:影像学(超声/CT/MRI)证实肿瘤原发于男性生殖器官(排除转移癌)。
    • 组织学特征:病理报告显示恶性肿瘤细胞(如核异型性、高核分裂象),但未满足特定亚型诊断标准(如Gleason评分<6的前列腺癌、无精原细胞瘤典型特征的睾丸肿瘤)。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无痛性生殖器肿块(睾丸/阴茎)
      • 排尿困难或血尿(前列腺区域受累)
      • 区域淋巴结肿大(腹股沟/盆腔)
    • 实验室指标
      • PSA >4 ng/mL(前列腺来源可疑)
      • AFP/HCG升高(生殖细胞肿瘤倾向)
    • 流行病学因素
      • HPV感染史(阴茎癌风险)
      • 家族癌症史(尤其BRCA2突变)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体格检查) A --> B2(血清肿瘤标志物) B1 --> C1[睾丸/阴茎触诊] B1 --> C2[直肠指诊] B2 --> C3[PSA检测] B2 --> C4[AFP/HCG检测]

A --> D[影像学检查] D --> E1(超声) D --> E2(CT/MRI) E1 --> F1[睾丸肿块回声] E2 --> F2[淋巴结转移评估]

A --> G[确诊检查] G --> H(组织活检) H --> I1[光镜检查] H --> I2[免疫组化] I1 --> J[恶性肿瘤细胞] I2 --> K[特异性标记物缺失]

判断逻辑

  1. 体格检查

    • 触诊发现质硬、固定肿块→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
    • 直肠指诊前列腺结节→需排除前列腺癌
  2. 血清标志物

    • PSA>10 ng/mL→高度提示前列腺恶性肿瘤
    • AFP>1000 ng/mL→指向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3. 影像学

    • 超声显示睾丸不均质低回声→支持睾丸癌
    • CT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提示局部转移
  4. 病理确诊

    • 光镜见异型细胞+核分裂活跃→确诊恶性肿瘤
    • 免疫组化无特异性标记(如PLAP阴性)→符合"未特指"分类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PSA <4 ng/mL >4 ng/mL:前列腺病变可能
>10 ng/mL:高度提示恶性肿瘤
结合直肠指诊/MRI,必要时穿刺活检
AFP <10 ng/mL >1000 ng/mL:生殖细胞肿瘤可能 睾丸超声+胸部CT排除转移
β-HCG <5 mIU/mL 升高:绒毛膜癌或混合生殖细胞肿瘤 完善睾丸影像学检查
LDH 120-250 U/L >500 U/L:肿瘤负荷或转移标志 评估全身转移(骨扫描/腹部CT)
血常规 WBC 4-10×10⁹/L 贫血(Hb<100 g/L):晚期肿瘤消耗 营养支持+肿瘤分期评估
CRP <5 mg/L >20 mg/L:提示肿瘤相关炎症或继发感染 感染筛查+抗炎治疗

关键解读

  • PSA异常需排除前列腺炎或良性增生;AFP/HCG显著升高时即使原发灶不明,也需按生殖细胞肿瘤处理。
  • LDH非特异性,但进行性升高提示疾病进展。

参考文献

  1. 《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2022版)》
  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Prostate Cancer (2025)
  3. EAU Guidelines on Testicular Cancer (2024)
  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