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原发部位的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Unspecified Fibroblastic or myofibroblastic tumour, primary site
编码2B53.Z
关键词
索引词Fibroblastic or myofibroblastic tumour, primary site、未特指的原发部位的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原发部位的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缩写FMFT、未特指部位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别名未特指部位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未特指部位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未特指原发部位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未特指的原发部位的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CD-11:2B53.Z)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联合免疫组化确诊:
- 活检或切除标本显示典型梭形细胞增生,伴纤维母细胞(vimentin+++)和/或肌纤维母细胞分化(α-SMA+/desmin±)。
- 排除其他特异性间叶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
- 组织病理学联合免疫组化确诊:
-
必须条件(形态学与免疫表型):
- 细胞形态:
- ≥70%肿瘤细胞呈梭形,核长椭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嗜酸性。
- 间质可见胶原纤维沉积或黏液样变性。
- 免疫组化标志:
- 必须表达vimentin(弥漫强阳性)。
- 至少表达1项肌源性标志(α-SMA、h-caldesmon或desmin)。
- 细胞形态:
-
支持条件(临床与分子特征):
- 影像学特征:
- MRI显示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T2加权像高信号伴不均匀强化。
- CT见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无钙化灶。
- 分子异常:
- ALK重排(支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亚型)。
- TP53突变或复杂核型(提示高级别肿瘤)。
- 临床症状:
- 无痛性肿块持续增大(>3个月)。
- 压迫症状(如呼吸/吞咽困难、神经功能障碍)。
- 影像学特征: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金标准+必须条件。
- 若免疫组化不典型(如desmin阴性),需补充分子检测(如FISH检测ALK重排)。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影像学检查
│ ├─MRI(首选)→ 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 ├─CT → 排除钙化/骨破坏
│ └─超声 → 浅表病变初步筛查
├─病理活检
│ ├─穿刺活检 → 初步诊断
│ └─切除活检 → 金标准取材
├─免疫组化
│ ├─vimentin → 必查
│ ├─α-SMA/desmin → 肌源性分化
│ └─CD34/S100 → 排除神经/血管源性肿瘤
└─分子检测
├─FISH(ALK重排) → 亚型鉴别
└─NGS → TP53/ATRX突变分析 -
判断逻辑:
- MRI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提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需优先安排病理活检。
- vimentin阳性但α-SMA阴性:需加做h-caldesmon和calponin排除平滑肌肿瘤。
- ALK重排阳性:支持低度恶性亚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提示靶向治疗可能性。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免疫组化标志:
- vimentin弥漫强阳性(>95%细胞):确认间叶源性肿瘤,但需排除肉瘤样癌(CK阴性)。
- α-SMA局灶阳性(30%-50%细胞):提示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若阴性需怀疑诊断准确性。
- Ki-67指数>20%:提示高增殖活性,与高级别肿瘤相关。
-
分子检测:
- ALK重排阳性:预示对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可能敏感,五年生存率>70%。
- TP53突变阳性:与肿瘤进展/转移相关,需加强随访(每3个月影像复查)。
-
血清学指标:
- LDH持续升高(>250 U/L):提示肿瘤负荷大或存在隐匿转移。
- CRP>10 mg/L:反映肿瘤相关炎症,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活动期相关。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诊:影像学(MRI/CT)定位→穿刺活检。
- 确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vimentin/α-SMA必查)→分子分型(ALK/TP53)。
- 鉴别重点:排除平滑肌肉瘤(desmin弥漫强阳性)、纤维肉瘤(缺乏肌源性标志)。
参考文献:
- WHO《Soft Tissue and Bone Tumours Classification, 5th Edition》
- 《Modern Pathology》2023年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分子诊断指南
- 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