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gum
编码2B63.0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gum、牙龈鳞状细胞癌、牙龈鳞癌
缩写SCC-G
别名牙龈扁平细胞癌、牙龈鳞状上皮细胞癌、口腔牙龈鳞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54T3 牙龈
XA9303下牙龈XA7DA0上牙槽嵴黏膜XA6743上牙龈XA3SP9牙槽黏膜XA96F2下牙槽黏膜XA8C21下牙槽嵴黏膜XA2C94上牙槽黏膜组织病理
XA2C94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XA2C94鳞状细胞癌,HPV阴性XA2C94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XA2C94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XA2C94鳞状细胞癌,NOSXA2C94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XA2C94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XA2C94亚型疣性癌XA2C94基底样鳞状细胞癌XA2C94疣状癌,NOSXA2C94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XA2C94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XA2C94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XA2C94鳞状细胞癌,腺样XA2C94乳头状鳞状细胞癌XA2C94疣状基底细胞样癌XA2C94鳞状细胞癌,HPV阳性临床表现
XA2C94慢性癌痛严重度
XA2C94III期XA2C94I期XA2C94IV期XA2C94II期其他严重度1
XA2C94II级XA2C94I级XA2C94III级XA2C94未定等级XA2C94IV级其他严重度2
XA2C94C 区域性疾病XA2C94A 缓解/病愈XA2C94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牙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牙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gum, SCC)是一种发生于牙龈黏膜被覆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口腔癌范畴。该肿瘤源于牙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组织学上以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多见。其生物学行为呈局部侵袭性生长特征,早期即可侵犯牙槽骨及邻近解剖结构,晚期可通过淋巴道转移至区域淋巴结。
病因学特征
-
慢性刺激因素:
- 长期机械性刺激(如不良修复体锐缘、残根残冠)导致局部黏膜损伤
- 慢性牙周炎等持续性炎症状态可促进上皮异常增生
-
行为危险因素:
- 烟草使用:吸烟者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3-5倍,与烟草中多环芳烃等致癌物直接相关
- 酗酒: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明确致癌性,且可增强烟草致癌效应
-
生物因素:
-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部分研究提示HPV16/18型可能与牙龈癌发生相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
遗传因素: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解毒酶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易感性
- 家族性癌症综合征(如Fanconi贫血)患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
-
环境暴露:
-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工业致癌物(如镍化合物、甲醛)
- 咀嚼槟榔习惯可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及癌前病变
-
全身状态:
- 免疫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术后、HIV感染)
- 维生素A/C缺乏影响黏膜修复能力
病理机制
-
组织病理学:
- 典型表现为鳞状上皮全层异型增生,伴角化珠形成及病理性核分裂象
- 癌巢突破基底膜向固有层浸润,常伴有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
-
分子病理学:
- TP53基因突变(60-80%病例)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与肿瘤增殖、转移密切相关
- Notch、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促进上皮-间质转化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持续存在的牙龈溃疡或外生性肿物,表面可呈菜花状或火山口样
- 病灶周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伴自发性出血或接触性出血
-
进展期表现:
- 牙槽骨破坏导致牙齿松动移位,咬合关系紊乱
- 下齿槽神经受累引发下唇麻木(V3分布区感觉异常)
- 咀嚼肌受侵导致开口受限(进行性张口困难)
-
转移特征:
- 下颌牙龈癌多转移至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
- 上颌牙龈癌可转移至咽后淋巴结群
- 晚期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骨骼等远处器官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牙龈鳞状细胞癌的致病机制涉及多因素、多阶段相互作用。早期病损常与良性牙龈病变混淆,强调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和病理确诊。
参考文献:《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