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皮肤鳞状细胞原位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 of skin of penis
编码2E67.40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 of skin of penis、阴茎皮肤鳞状细胞原位癌、阴茎皮肤鲍恩病
同义词Bowen disease of skin of penis
缩写PSCCIS、阴茎SCCIS
别名阴茎原位鳞癌、阴茎非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阴茎皮肤鳞状细胞原位癌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通过皮肤活检取样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为鳞状细胞原位癌。病理学特征包括表皮层内存在异型鳞状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紊乱,核大且深染,伴有较多的核分裂象,并且未穿透基底膜。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或丘疹样病变,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或略呈颗粒状。
- 病灶边缘可能会变得稍微隆起,中心区域则相对平坦甚至凹陷。
- 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或触痛感。
- 分子生物学标志:
- p53基因突变、Rb通路失活等分子水平上的改变。
- 病原学检测:
- HPV DNA检测阳性(如HPV-16和HPV-18)。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
- HPV DNA检测阳性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标志异常。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判断逻辑:用于评估局部病变范围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虽然阴茎皮肤鳞状细胞原位癌通常不侵犯深层组织或淋巴结,但超声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变。
- CT或MRI:
- 判断逻辑:在怀疑有深层侵犯或远处转移时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这些检查主要用于排除浸润性癌症的可能性。
- 超声检查:
-
临床鉴别检查:
- 体格检查:
- 判断逻辑:仔细观察病变部位的外观特征,如颜色、边界、表面质地等,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为鳞状细胞原位癌。
- 皮肤病专科检查:
- 判断逻辑:由皮肤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等。
- 体格检查:
-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接受PUVA疗法、吸烟史、慢性炎症刺激史、免疫抑制状态史以及家族遗传史等,以增强诊断指向性。
- 暴露史追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HPV DNA检测阳性:通过PCR技术检测到高危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DNA(如HPV-16和HPV-18),提示病毒感染,是重要的支持性诊断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直接确诊鳞状细胞原位癌,是金标准。
-
分子生物学标志:
- p53基因突变: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p53基因突变,提示细胞恶性转化的可能性。
- Rb通路失活:检测R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助于确认细胞周期调控异常。
-
血液检查:
- C反应蛋白(CRP):轻度升高可能提示局部炎症反应,但特异性不高。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无特异性。
-
便常规:
- 尿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除非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典型症状及分子生物学标志。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排除深层侵犯)和临床评估(皮肤病专科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HPV DNA检测阳性、p53基因突变等)。
权威依据:《Campbell-Walsh Urology》、《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等权威医学期刊及相关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