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Other specified Heavy chain diseases or malignant immunoproliferative disease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2A84.Y

关键词

索引词Heavy chain diseases or malignant immunoproliferative diseases、其他特指的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其他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完全缓解、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未特指的,完全缓解
缩写MID、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
别名恶性免疫增生病、恶性免疫系统增生性疾病、特定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

其他特指的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 (2A84.Y) 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全身症状

    • 体重减轻: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通常超过10%(70%-90%)。
    • 发热:持续性或间歇性的低热或高热(50%-70%)。
    • 夜间盗汗:夜间大量出汗,严重时需更换床单和衣物(60%-80%)。
  2. 局部症状

    •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70%-90%)。
    • 肝脾肿大:肝脏和/或脾脏增大,可触及包块(60%-80%)。
    • 皮肤损害: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紫癜样皮疹或其他类型的皮肤损害(30%-50%)。

其他可能症状

  1. 骨骼疼痛:患者可能感到胸骨、肋骨或脊柱的疼痛(20%-30%)。
  2. 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异常、肌无力或神经病变(10%-20%)。
  3.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淋巴结肿大

    •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70%-90%)。
    • 淋巴结活检可见异常增生的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样细胞。
  2. 肝脾肿大

    • 肝脏和/或脾脏在体检时可触及,质地坚硬(60%-80%)。
    •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可进一步确认肝脾肿大的程度。
  3. 皮肤损害

    • 紫癜样皮疹、红斑或其他类型的皮肤损害(30%-50%)。
    • 皮肤活检可见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或免疫复合物沉积。

非典型体征

  1. 骨骼受累

    • X线或MRI显示溶骨性病变或病理性骨折(20%-30%)。
    • 骨髓穿刺可见异常增生的恶性细胞。
  2. 神经系统体征

    • 神经系统检查可见感觉异常、肌力减退或反射减弱(10%-20%)。
    •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EMG)可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异常波形。
  3. 消化系统体征

    • 腹部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或肠鸣音改变(10%-20%)。
    • 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肠道受累情况。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60%-80%)。
    • 血清蛋白电泳:部分病例可见M蛋白带阳性(50%-70%)。
    • 免疫固定电泳:特定免疫球蛋白轻链或重链阳性(50%-70%)。
  2. 骨髓检查

    • 骨髓穿刺:可见异常增生的淋巴细胞或其他恶性细胞(70%-90%)。
    • 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浸润(70%-90%)。
  3. 影像学检查

    • X线、CT或MRI:显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骨骼病变(70%-90%)。
    • PET-CT:用于评估全身病变范围及代谢活性(60%-80%)。
  4. 分子生物学检查

    • 基因突变检测:如MYD88 L265P突变(50%-70%)。
    • 染色体核型分析:部分病例可见染色体异常如6q缺失(30%-50%)。

注:临床表现因具体亚型、病情进展及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较为隐匿的症状,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