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其他或未特指部位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parts of mouth
编码2B66.0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parts of mouth、口腔其他或未特指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缩写OSCC、口腔SCC
别名口腔鳞癌、口咽部鳞状细胞癌、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口腔非特指部位鳞状细胞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5TW5 口腔前庭
XA6WJ3上外侧颊沟XA2151上唇沟XA52Q7下唇沟XA6A73颊沟XA0S17磨牙后区XA9072上唇黏膜XA72W2下唇黏膜XA8WB3颊黏膜XA44M8唇沟XA5MG3下外侧颊沟XA5MG3口腔黏膜XA6CZ2 牙
XA26X2右下第二双尖牙XA6R23左下第一磨牙XA7ZT9右上第一磨牙,乳牙XA5Z48牙近中面XA8MH6左下侧切牙,乳牙XA2XZ5右上侧切牙,乳牙XA6TB6右下中切牙,乳牙XA98V8左上尖牙,乳牙XA2BD4左上第二磨牙,乳牙XA2CA1根尖周组织XA2US1牙的表面XA2RW5左下中切牙,乳牙XA1PT3牙的部分XA8660右下侧切牙XA6F50右下第二磨牙,乳牙XA06P0右上尖牙,乳牙XA4ZQ5左上中切牙,乳牙XA5ML5牙远中面XA47C4右下第一双尖牙XA9P69左上中切牙XA3QH3右上侧切牙XA1YK1左上第二磨牙XA7675乳牙XA6FX3牙本质XA2LF2左上尖牙XA5M57右下第一磨牙XA5Z15左上第二双尖牙XA64J5右上第一双尖牙XA95A1右下尖牙XA3HD5牙邻面XA5B71牙髓XA5NT8右下中切牙XA0BR9右上第二磨牙XA2GW7左上第一磨牙XA36B2右下第一磨牙,乳牙XA5R09牙釉质XA0LE1右上尖牙XA4GG3恒牙XA0TL3右上第一磨牙XA8328左上第三磨牙XA55D8左下第一磨牙,乳牙XA7B54左下中切牙XA4KC7牙骨质XA3BG3右上中切牙,乳牙XA8P88左下尖牙XA80S2左下第二双尖牙XA8NE2左下第二磨牙,乳牙XA45K9右上第二双尖牙XA9QP7左上侧切牙,乳牙XA6DE2牙颊面XA5DM8牙合面XA5CA4右下第二磨牙XA4B13左下侧切牙XA2GE5右上第二磨牙,乳牙XA8M68牙舌面XA8YF6右下第三磨牙XA3EF6左上第一双尖牙XA85K7左上第一磨牙,乳牙XA0MG2左上侧切牙XA8QV7左下尖牙,乳牙XA3W20牙切面XA5306右上第三磨牙XA43X2右上中切牙XA4UP2牙唇面XA8YV5左下第二磨牙XA1SQ7左下第一双尖牙XA8KQ7右下尖牙,乳牙XA1W31右下侧切牙,乳牙XA0XB1左下第三磨牙XA0XB1口其他和未特指部位XA1WN1 口腔
XA8HL5软腭XA2JB0前扁桃体柱XA9RP1舌其他和未特指部位XA15G1腭弓XA29D3扁桃体区XA8EY7口底XA0X58后扁桃体柱XA1T19舌XA4DB6舌缘XA8CF9口底黏膜XA00H5腭黏膜XA2B11舌后XA1V27舌背面XA0HQ3舌根背面XA1WZ8舌尖XA49C6舌外侧缘XA9A13舌腭弓XA25G3舌根XA4527硬腭XA65E9舌中线XA8YB9舌体背面XA7ZA6腭XA46Z4扁桃体窝XA2993悬雍垂XA9YA2舌系带XA69M6牙槽沟XA8SX3舌交界区XA3021咽腭弓XA8Q87舌体XA8FK4舌腹面XA8FK4腭扁桃体组织病理
XA8FK4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XA8FK4鳞状细胞癌,HPV阴性XA8FK4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XA8FK4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XA8FK4鳞状细胞癌,NOSXA8FK4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XA8FK4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XA8FK4乳头状基底样癌XA8FK4亚型疣性癌XA8FK4基底样鳞状细胞癌XA8FK4疣状癌,NOSXA8FK4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XA8FK4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XA8FK4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XA8FK4鳞状细胞癌,腺样XA8FK4乳头状鳞状细胞癌XA8FK4疣状基底细胞样癌XA8FK4乳头状癌,NOSXA8FK4鳞状细胞癌,HPV阳性临床表现
XA8FK4慢性癌痛严重度
XA8FK4III期XA8FK4I期XA8FK4IV期XA8FK4II期其他严重度1
XA8FK4II级XA8FK4I级XA8FK4III级XA8FK4未定等级XA8FK4IV级其他严重度2
XA8FK4C 区域性疾病XA8FK4A 缓解/病愈XA8FK4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口腔其他或未特指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口腔其他或未特指部位的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属于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主要起源于口腔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其特征为鳞状细胞异常增殖并突破基底膜向深层组织侵袭。尽管特定解剖部位(如舌、颊黏膜等)可能被单独分类,但“其他或未特指部位”指原发灶无法明确归类的口腔区域。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
- 部分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作用较环境因素有限。家族聚集性病例提示某些基因变异(如抑癌基因功能缺失)可能与发病相关。
-
环境与生活习惯:
- 吸烟与饮酒:吸烟和酗酒是明确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加风险。烟草中的多环芳烃和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导致DNA损伤。
- 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如HPV16/18)感染与部分口咽癌相关,但其在口腔其他部位鳞癌中的致病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紫外线暴露:长期紫外线辐射主要与下唇鳞癌相关,口腔内黏膜因无直接暴露,此类病因较少见。
- 咀嚼槟榔:槟榔中的生物碱和粗纤维可造成黏膜机械损伤及化学刺激,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致病因素。
- 慢性刺激:长期存在的口腔残根、不良修复体或慢性炎症(如口腔扁平苔藓)可能通过持续上皮损伤促进癌变。
-
营养因素:
- 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如硒)缺乏可能削弱黏膜修复能力,但作为独立病因的证据不足。
病理机制
-
组织学特征:
- 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浸润性生长,可见角化珠和细胞间桥。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包括病理性核分裂)增多,基底膜完整性破坏。
-
分子机制:
- TP53基因突变、EGFR过表达及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常见分子事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如调节性T细胞浸润)可能促进进展。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局部表现:早期可为无症状黏膜白斑或红斑,进展期表现为溃疡性肿物(边缘隆起、基底硬结)、疼痛或出血。肿瘤侵犯神经时可伴麻木感。
- 功能影响:舌癌可能导致构音障碍,颊癌可致张口受限,硬腭癌可能影响吞咽。
- 晚期征象:颈淋巴结转移(多为同侧Ⅰ-Ⅲ区)、远处转移(肺、骨多见)及恶病质。
参考文献包括但不限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等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