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Cutaneous mastocytosis
编码2A21.1
子码范围2A21.10 - 2A21.1Z
关键词
索引词Cutaneous mastocytosis
缩写CM、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别名色素性荨麻疹、假黄疸性结节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病、泛发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大疱性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2A21.1)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皮肤瘙痒:
- 皮肤潮红:
- 突发性面部或全身皮肤发红,伴灼热感(50%-70%),常由情绪波动、热饮或酒精诱发3。
- 荨麻疹样皮疹:
- 色素性荨麻疹表现为红棕色斑丘疹(儿童常见,80%-90%),摩擦后形成风团样隆起4。
非典型症状
- 全身性反应:
- 低血压、晕厥或过敏性休克(罕见,<5%),多见于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DCM)或合并系统性受累5。
- 胃肠道不适:
- 腹痛、腹泻或恶心(10%-30%),与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刺激胃肠黏膜相关6。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Darier征阳性:
- 色素性皮损:
- 黄褐色至红棕色斑疹或丘疹(色素性荨麻疹,儿童占80%-90%),躯干及四肢近端分布4。
- 弥漫性皮肤增厚:
- 皮肤呈红皮病样改变,伴苔藓化或水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占儿童病例的5%-10%)7。
非典型体征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实验室检查
- 组织病理学
- 真皮层肥大细胞浸润:
- 密集的肥大细胞聚集(>15个/高倍视野),伴CD117和类胰蛋白酶染色阳性(诊断金标准)12。
- 真皮层肥大细胞浸润:
- 影像学表现
- 骨髓活检:
- 仅用于疑似系统性病例,可见肥大细胞多灶性浸润(约30%-50%成人患者合并骨髓受累)13。
- 骨髓活检:
注:
- 儿童与成人差异:儿童患者以局限性皮肤病变为主(自发消退率50%-70%),成人更多合并系统性受累或侵袭性病程14。
- 亚型特异性表现: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DCM)易伴严重过敏反应,色素性荨麻疹(UP)则以瘙痒和Darier征为特征71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