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附属器癌Adnexal carcinoma of skin
编码2C33
关键词
索引词Adnexal carcinoma of skin、皮肤附属器癌、皮肤附属器恶性肿瘤、汗腺癌、恶性汗腺瘤 [possible translation]、微囊肿性附属器癌 [possible translation]、原发性皮肤黏液癌 [possible translation]、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 [possible translation]、皮肤小管癌 [possible translation]、微囊肿性附属器癌、恶性汗腺瘤、皮肤小管癌、原发性皮肤黏液癌、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眼睑皮脂腺癌、侵袭性指[趾]乳头状腺癌、顶浆分泌癌、汗腺汗孔癌、汗腺恶性肿瘤、恶性透明细胞性汗腺腺瘤、硬化型汗管癌、恶性软骨样汗管瘤、恶性外分泌腺汗孔瘤、皮脂腺恶性肿瘤、皮肤皮脂腺癌
同义词Appendageal carcinoma of skin、Malignant neoplasm of skin appendage、Spiradenocarcinoma、malignant spiradenoma、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Primary cutaneous mucinous carcinoma、Primary cutaneous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ubular carcinoma of the skin
缩写皮附癌
别名皮肤附件癌
(2C33)皮肤附属器癌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皮肤结节/肿物:
- 缓慢生长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常见,70%-90%),常见于头颈部(如眼睑皮脂腺癌)或腋窝/外阴(大汗腺癌)。
- 部分患者主诉肿物短期内快速增大(提示恶性转化,约30%-50%)。
-
溃疡或渗液:
- 表面破溃伴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较少见,20%-40%),多见于汗腺来源的癌(如小汗腺癌)。
-
局部疼痛或瘙痒:
- 深部浸润性病灶压迫神经时可出现钝痛(15%-30%)。
非典型症状
- 卫星病灶或区域淋巴结肿大:
-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周围皮肤卫星结节或同侧淋巴结肿大(10%-20%)。
- 功能障碍:
- 眼睑肿瘤可导致睑缘变形、倒睫(特异性体征,见于眼睑皮脂腺癌)。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皮肤病灶形态:
- 皮脂腺癌:黄白色质硬结节,边界不清(80%-90%),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肤色或淡红色斑块,伴表面凹陷(特异性高,60%-80%)。
- 汗腺癌:溃疡性肿块伴中央坏死(30%-50%)。
- 触诊特征:
- 基底固定、质地坚硬(70%-85%),与周围组织粘连(提示浸润性生长)。
非典型体征
- 多灶性病变:
- 罕见(<5%),可见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患者。
- 远处转移体征:
- 肺、骨或肝转移相关表现(晚期病例<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病理学诊断(金标准):
- 组织学可见腺体分化结构(如皮脂腺癌的泡沫状胞质、汗腺癌的管腔形成)。
- 影像学表现:
- MRI/CT:局部软组织肿块伴周围浸润(敏感性约60%-80%),但缺乏特异性。
- PET-CT:对远处转移检测敏感性较高(85%-95%)。
- 免疫组化标志物:
- EMA、CEA阳性(汗腺癌),Ber-EP4阴性(与基底细胞癌鉴别)。
注释
- 数据来源局限性:因皮肤附属器癌亚型众多且罕见,发生率数据多基于小型病例系列研究(如《American Journal of Dermatopathology》2018年综述),需结合具体亚型分析。
- 诊断警示:临床表现与良性附属器肿瘤(如汗管瘤)高度重叠,确诊必须依赖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