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Paget骨病Unspecified Paget disease of bone
编码FB85.Z
关键词
索引词Paget disease of bone、未特指的Paget骨病、Paget骨病、畸形性骨炎、变形性骨炎、佩吉特骨病、骨佩吉特病
缩写PD、Pagets-Disease
别名佩吉特病
未特指的Paget骨病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 X线显示典型"棉絮样"骨小梁结构、骨皮质增厚伴骨轮廓膨大。
-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发现多灶性放射性浓聚区(敏感性>95%)。
- 生化标志物异常:
- 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5倍),且排除肝胆疾病。
-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骨痛夜间加重(需排除肿瘤转移)。
- 骨骼畸形(颅骨增大、长骨弯曲)或病理性骨折史。
- 遗传学证据:
- SQSTM1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见于30%-50%家族性病例)。
- 病理活检(非必需但特异性强):
- 骨组织病理显示镶嵌样骨结构、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异常增殖。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以下任一项可确诊:
- 影像学典型改变 + ALP升高
- 骨扫描阳性 + 病理活检证实
- 无影像学证据时需同时满足:
- ALP升高 + SQSTM1突变 + 典型骨痛
- ALP升高 + 尿NTX升高(>50 nM BCE/mM Cr)
- 符合以下任一项可确诊: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评估
├─X线平片(首选筛查)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早期病变检测)
├─CT(评估复杂部位如颅底/脊柱)
└─MRI(鉴别恶性病变)- 判断逻辑:
- X线发现骨结构紊乱时需立即进行骨扫描评估多灶性
- CT用于术前评估骨骼畸形程度
- MRI仅用于排除骨髓炎或肿瘤
- 判断逻辑:
-
实验室检查树:
└─实验室评估
├─生化标志物
│ ├─血清ALP(基线及治疗监测)
│ └─尿NTX/CTX(骨吸收评估)
└─遗传检测
└─SQSTM1测序(家族史阳性者)- 判断逻辑:
- ALP>正常值3倍提示高活动度病变
- 尿NTX与ALP同步升高需警惕骨折风险
- SQSTM1突变者需筛查一级亲属
-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碱性磷酸酶(ALP):
- 正常范围:40-130 U/L(成人)
- 轻度升高(1.5-3倍):提示单骨病变或低活动度
- 显著升高(>3倍):多骨受累或高活动度,需紧急干预
-
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
- 正常范围:5-65 nM BCE/mM Cr
-
65 nM BCE/mM Cr:骨吸收活跃,预测3年内骨折风险增加2.4倍
-
SQSTM1基因检测:
- 阳性意义:疾病进展更快,需更密切监测(每6个月ALP+骨扫描)
-
血钙/磷:
- 正常范围:血钙2.2-2.6 mmol/L,血磷0.8-1.5 mmol/L
- 异常意义:
- 血钙正常可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低磷血症提示可能合并骨软化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特征性影像(X线/骨扫描)与ALP升高,遗传检测强化高危人群诊断。
- 检查选择:骨扫描作为早期筛查优于X线,MRI仅用于疑难病例鉴别。
- 实验室监测:ALP每3个月复查直至达标(下降≥50%),尿NTX评估药物疗效。
参考文献:
《UpToDate》Paget骨病诊疗指南(2023版)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代谢标志物临床应用共识(2022)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SQSTM1基因专题(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