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关节的关节假体负重面的磨损Unspecified Wear of articular bearing surface of joint prosthesis
编码FA35.Z
关键词
索引词Wear of articular bearing surface of joint prosthesis、未特指关节的关节假体负重面的磨损、关节假体负重面的磨损、关节假体负重面磨损、关节假体表面磨损
缩写未特指关节假体磨损、未特指关节假体表面磨损、未特指关节负重面磨损
别名未特指关节的假体磨损、未特指关节的假体表面磨损、未特指关节的负重面磨损、未特指关节假体的磨损
未特指关节的关节假体负重面磨损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手术探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 翻修术中直接观察到假体负重面磨损征象(表面划痕、凹陷、材料缺失)。
- 假体周围组织病理学显示:磨损颗粒(聚乙烯/金属/陶瓷)沉积 + 异物巨细胞反应 + 骨溶解证据(破骨细胞活跃,骨小梁破坏)。
- 手术探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依据):
- 进行性关节疼痛: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VAS评分≥4分),休息痛持续>3个月。
- 影像学证据:
- X线/CT显示假体周围透亮带(宽度≥2mm)或骨溶解(囊性变范围≥5mm)。
- 假体位置异常(下沉>5mm或角度偏移>5°)。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下降≥30%(与术前或对侧对比)。
- 局部体征:关节肿胀/压痛 + 活动异响(咔嗒声)。
- 实验室指标:
- ESR > 20 mm/h 或 CRP > 10 mg/L(提示无菌性炎症)。
- 关节穿刺液分析:白细胞<2000/μL + 多核细胞<50%(排除感染)。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及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X线] B --> B2[CT] B --> B3[MRI] B --> B4[超声]
C --> C1[血常规+ESR/CRP] C --> C2[关节穿刺液分析] C --> C3[金属离子检测]
D --> D1[关节活动度测量] D --> D2[步态分析]
判断逻辑:
-
X线(首选筛查):
- 阳性标准:假体周围透亮带≥2mm或骨溶解灶≥5mm → 提示磨损进展。
- 局限性:无法评估软组织磨损颗粒。
-
CT(骨溶解定量):
- 判断逻辑:三维重建测量骨溶解体积>1cm³ → 需手术干预阈值。
- 优势:精确评估假体位置偏移(角度/下沉)。
-
MRI(金属伪影抑制序列):
- 关键征象:T2加权像显示滑膜高信号(积液/炎症) + 低信号磨损颗粒沉积。
- 注意事项:需排除金属伪影干扰(适用MAVRIC/SEMAC序列)。
-
超声(动态评估):
- 阳性表现:关节腔积液深度>5mm + 滑膜增厚>3mm → 提示滑膜炎。
-
关节穿刺液分析:
- 诊断逻辑:
- 白细胞<2000/μL + 多核细胞<50% → 支持无菌性磨损。
- 培养阴性 → 排除感染性松动。
- 诊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ESR > 20 mm/h:
- 意义:反映慢性炎症状态(磨损颗粒诱导)。
- 处理:需结合影像学排除感染。
- CRP > 10 mg/L:
- 意义:急性炎症活动指标;若>100 mg/L需警惕感染。
- ESR > 20 mm/h:
-
关节穿刺液分析:
- 白细胞 > 2000/μL:
- 意义:可能合并感染 → 需紧急培养。
- 偏振光显微镜检出磨损颗粒:
- 意义:直接确诊磨损(聚乙烯呈双折射,金属呈黑色团块)。
- 白细胞 > 2000/μL:
-
金属离子检测(如钴、铬):
- 异常阈值:血清钴>1.0 μg/L 或 铬>0.5 μg/L。
- 意义:提示金属假体磨损 → 需评估全身毒性风险(神经/心脏症状)。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金标准),结合疼痛+影像学骨溶解(必须条件)。
- 辅助检查层级:X线/CT为主力,MRI/超声补充软组织评估,实验室聚焦排除感染。
- 关键异常值:
- 影像学:透亮带≥2mm,骨溶解≥5mm。
- 实验室:ESR>20mm/h + 穿刺液无菌性炎症。
参考文献:
- 《中华外科杂志》/980718:关节假体磨损与骨溶解的病理机制
- AAOS《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指南》(2024版)
- 《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