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关节病Unspecified Arthropathies
编码FA5Z
关键词
索引词Arthropathies、未特指的关节病、关节病NOS、关节病性、关节疾病、关节疾患NOS、关节病变NOS、主要影响外周关节的疾患、主要影响外周肢体关节的疾患、髋关节病、髋关节病NOS
缩写未特指关节病、未明确的关节病、未明确的关节疾病、不明原因关节病
别名不明原因关节病变、未明确关节病、未明关节病、不明关节病、未定性关节病
未特指的关节病(FA5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关节症状:至少一个关节存在≥6周的疼痛/肿胀/僵硬,且无法归类于任何特定类型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 排除性诊断: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感染性关节炎(细菌培养阴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炎(RF/抗CCP阴性)、晶体性关节炎(无尿酸盐/焦磷酸钙结晶)。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影像学证据:X线/MRI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或软骨损伤,但无骨赘形成或典型骨关节炎改变。
- 炎症活动性:血沉(ESR)≥28 mm/h或C反应蛋白(CRP)≥10 mg/L(需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
- 机械负荷关联:症状与关节活动强度呈正相关(活动加重,休息缓解)。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必须条件"中的两项。
- 若满足"必须条件"中第一项,需同时符合≥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评估
├─X线(首选):观察关节间隙、骨赘、软骨下骨硬化
├─MRI(疑难病例):评估滑膜增生、软骨损伤、骨髓水肿
└─超声(动态评估):检测滑膜血流信号、关节积液量- 判断逻辑:
- X线阴性者可升级MRI排除早期软骨损伤。
- 超声滑膜血流信号≥2级(半定量评分)提示炎症活跃。
- 判断逻辑:
-
实验室检查树:
└─实验室筛查
├─炎症指标:ESR、CRP
├─免疫标志物:RF、抗CCP抗体
└─关节液分析:细胞计数、结晶检测- 判断逻辑:
- RF/抗CCP双阴性可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
- 关节液白细胞<2000/μL且无结晶支持非感染/非晶体性病变。
- 判断逻辑:
-
功能评估树:
└─功能量表
├─WOMAC指数:评估髋膝关节功能
├─HAQ-DI:全身关节功能障碍评估
└─VAS疼痛评分:量化疼痛程度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ESR/CRP升高:
- 轻度升高(ESR 20-40 mm/h,CRP 5-20 mg/L):提示低度炎症,需结合影像学判断。
- 显著升高(ESR>40 mm/h,CRP>20 mg/L):需排查感染或合并全身性疾病。
-
偶发RF/抗CCP低滴度阳性:
- 滴度≤正常值上限2倍时,可能为年龄相关假阳性,不作为诊断依据。
-
关节液分析:
- 白细胞500-2000/μL:符合非特异性滑膜炎特征。
- 黏蛋白凝集试验良好:排除严重软骨降解。
-
HLA-B27检测:
- 阳性率约8-12%,与中轴关节受累风险相关,但非诊断必需。
四、诊断流程图解
临床疑似FA5Z
│
├─第一步:排除特定关节炎
│ ├─血清RF/抗CCP→排除类风湿性
│ ├─关节液结晶→排除痛风/假性痛风
│ └─细菌培养→排除感染性
│
├─第二步:影像学分级
│ ├─X线Ⅰ级(可疑)→补做MRI
│ └─X线Ⅱ级(明确退变)→记录损伤范围
│
└─第三步:功能评估
├─WOMAC>39分→中重度功能障碍
└─VAS>6分→需疼痛管理干预
参考文献:
- ACR《未分化关节炎诊疗指南》(2022)
- ICD-11肌肉骨骼疾病分类标准
3.《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关节病诊疗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