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Other specified Degenerative condition of spine
编码FA8Y
关键词
索引词Degenerative condition of spine、其他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
缩写其他特指脊柱退行性病变
别名特殊类型的脊柱退行性病变、特殊类型的脊椎退行性病变、特殊类型脊柱退变、特殊类型脊椎退变、特殊类型脊柱骨关节病、特殊类型脊椎骨关节病、特殊类型脊柱关节病、特殊类型脊椎关节病、特殊类型脊柱骨关节炎、特殊类型脊椎骨关节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5J55 脊柱
XA1WL4第四胸椎棘突XA8AX7第一腰椎弓XA9A53第四腰椎XA28A7第五胸椎弓XA5W02齿突XA38A4第四腰椎棘突XA2W05第三颈椎XA7UP5第一胸椎弓XA62Y3第七胸椎体XA5886第五腰椎体XA8W16第六颈椎弓XA2Y58椎间盘XA3G24第三腰椎弓XA2D62第十二胸椎棘突XA24X7第四颈椎弓XA91J0第十一胸椎体XA10M1纤维环XA60Z0第六颈椎棘突XA7MS2脊椎XA59Y3第七胸椎XA9N69第九胸椎弓XA8E13T9-T10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2VV9第二胸椎弓XA3RE9第四颈椎XA7CH7第四腰椎弓XA98R9第十一胸椎弓XA2GH9第二腰椎XA3PL7第八胸椎弓XA41U9第三胸椎棘突XA7117T7-T8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5SW1第九胸椎棘突XA3F93第一胸椎XA6T61第二胸椎棘突XA7RD5L1-L2腰椎间盘或椎间隙XA1R53第六胸椎棘突XA0C31第四胸椎XA7LF7第十胸椎弓XA5S79第六颈椎XA0AV7第十胸椎XA9641第五腰椎XA54G1第七胸椎弓XA2JV2第五腰椎弓XA45S2第六胸椎XA3GT0第四颈椎体XA02R1椎间盘或椎间隙XA0TL0第三腰椎体XA1Z15第三胸椎XA8NQ5第八胸椎XA7PD1T5-T6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1BS2第五颈椎体XA3291第一腰椎XA9PW9T8-T9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0449第五胸椎棘突XA1CQ7第七胸椎棘突XA7122第十胸椎棘突XA9Q12第六颈椎体XA6HY9T10-T11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7T69第十一胸椎XA3N97第三腰椎XA54S5腰椎间盘或椎间隙XA22W3第四胸椎弓XA8PH0第一胸椎体XA16L1C6-C7颈椎间盘或椎间隙XA1X49C5-C6颈椎间盘或椎间隙XA51V4第三颈椎弓XA2X21第九胸椎体XA69W5第十二胸椎XA5079第二腰椎体XA3623C4-C5颈椎间盘或椎间隙XA8W59第五胸椎体XA3PH5第五胸椎XA5JX9第八胸椎体XA2FY7第五颈椎棘突XA2SG0C7-T1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1401第十二胸体XA0KQ4第一颈椎后弓XA1F44L3-L4腰椎间盘或椎间隙XA1AX4第一胸椎棘突XA9C12第五颈椎XA9Z06C1-C2颈椎间盘或椎间隙XA9E61第一腰椎体XA6E88胸椎XA8QS0第二胸椎XA2SM3第三胸椎弓XA54R2L5-S1腰骶椎间盘或椎间隙XA8DG2L2-L3腰椎间盘或椎间隙XA92Q6第十一胸椎棘突XA6KQ8T2-T3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34U8第七颈椎XA1JS3第七颈椎体XA0NE8T4-T5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2N96L4-L5腰椎间盘或椎间隙XA4U01第一腰椎棘突XA35A0第三胸椎体XA97A4T12-L1胸腰椎间盘或椎间隙XA9ZW8颈椎XA4V28尾骨XA14W3骶骨XA6CX2T3-T4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1PJ5第五颈椎弓XA4UV1第三颈椎体XA8CG0第三颈椎棘突XA94K2C3-C4颈椎间盘或椎间隙XA4TP2T6-T7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0YY2第六胸椎体XA15N3第十二胸椎弓XA75V3第四颈椎棘突XA1304第一颈椎侧块XA29X2第六胸椎弓XA2XE8寰椎XA18M2C2-C3颈椎间盘或椎间隙XA3J42第四胸椎体XA3E70第九胸椎XA6VP6第十胸椎体XA8D30颈椎间盘或颈椎间隙XA3Z42第二胸椎体XA1N54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1SD8第八胸椎棘突XA4722T1-T2胸椎间盘或椎间隙XA4PS3第五腰椎棘突XA52T1第二腰椎棘突XA91D7第七颈椎突起XA80X7第三腰椎棘突XA05M5第七颈椎弓XA0D60腰椎XA8WM9髓核XA4145第四腰椎体XA24M1第二腰椎弓XA17N0枢椎XA5LG2T11-T12胸椎间盘或椎间隙其他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包括了除常见类型(如椎间盘退变、椎管狭窄、脊柱终板缺损等)之外的特定退行性改变。这类病变主要涉及脊柱结构的慢性退化,可能影响到椎体、椎间盘、小关节、韧带以及其他相关组织。
-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在X线影像上可见椎体边缘形成骨赘(骨刺),这是机体对异常应力分布的适应性骨质重塑反应。
- 小关节退行性改变:脊柱小关节发生软骨磨损、骨质增生及间隙狭窄,常伴随骨关节炎性改变。
- 脊柱韧带钙化/骨化:韧带组织发生异常钙盐沉积或骨化,可能导致椎管或神经孔狭窄。
- 其他特异性改变:包括退行性脊柱侧弯、椎体终板硬化等与退变直接相关的结构性异常。
临床上,患者可出现局部疼痛(颈痛、背痛、腰痛)、放射性神经痛、感觉异常(麻木、刺痛)及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下降、步态异常)。严重病例可能伴随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
病因学特征
-
年龄因素:
- 椎间盘髓核水分丢失及纤维环弹性下降是退变的核心机制,30岁后进程加速。
- 椎体骨质重塑异常导致边缘骨赘形成,与局部应力分布失衡相关。
-
机械性负荷:
- 职业暴露:长期姿势异常(如低头、弯腰)、重复性负重可加速特定节段退变。
- 生物力学失衡:肥胖、核心肌群薄弱等增加脊柱负荷。
-
遗传易感性:
- 胶原蛋白代谢相关基因(如COL2A1)突变可能影响椎间盘及软骨的耐受性。
-
代谢异常:
- 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小梁结构破坏,可能引发代偿性骨质增生。
- 钙磷代谢紊乱可能促进韧带异位钙化。
-
继发性因素: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慢性炎症状态等可间接加速退变进程。
病理机制
-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 异常应力刺激诱发骨膜成骨细胞活化,形成骨赘以扩大承重面积。
-
小关节退变:
- 软骨下骨硬化与关节囊肥厚共同导致关节突形态改变,可能伴发滑膜炎症。
-
韧带钙化/骨化:
- 机械应力诱导韧带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异位骨化进程常伴随TGF-β通路激活。
-
退行性脊柱畸形:
- 椎间盘高度丢失及双侧小关节不对称退变可引发冠状面/矢状面序列异常。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机械性疼痛:晨僵<30分钟,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
- 神经压迫症状:根性痛呈皮节分布,脊髓压迫可致锥体束征(如Hoffmann征阳性)。
- 功能限制:关节活动度减少,动态稳定性下降导致平衡障碍。
参考文献:39健康网、即时问医生、名医在线、百度百科等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