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与脊柱相关的情况Other specified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spine

更新时间:2025-06-18 23:35:24
编码FB1Y

关键词

索引词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spine、其他特指的与脊柱相关的情况、其他复发性椎体半脱位、棘间韧带综合征、肌性脊椎炎、后纵韧带钙化、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移位引起的腰痛、椎间盘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颈臂综合征、颈部神经根综合征、颈椎综合征、弥漫性颈臂综合征、颈颅综合征、颅椎综合征、巴-利综合征、Barré-Liéou综合征、Barre-Lieou综合征、barré-liéou综合征、后颈交感神经综合征、脊柱僵硬、脊柱僵硬 NOS、颈部疾患,不可归类于他处者、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膨出、腰部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腰部疾病NOS、椎间软骨疝、椎骨软骨疝、颈椎间软骨疝、颈椎软骨疝、颈背部椎间软骨疝、颈背部椎骨软骨疝、胸椎间软骨疝、腰椎椎间软骨疝、腰椎软骨疝、腰骶部椎间软骨疝、椎间盘滑脱,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椎间盘突出症,NOS、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NOS、椎间盘脱出
别名Barré-Liéou-综合征、Barre-Lieou-综合征、barré-liéou-综合征、脊柱僵硬-NOS、颈部疾患-不可归类于他处者、腰部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腰部疾病-NOS、椎间盘滑脱-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椎间盘突出症-NOS、椎间盘突出-NOS

其他特指的与脊柱相关的情况(FB1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结合临床表现:通过MRI或CT明确显示脊柱结构异常(如椎间盘退变、韧带骨化、小关节病变),且排除特定分类的脊柱疾病(如椎管狭窄FA82、脊椎前移FA84等)。
    • 电生理验证:肌电图(EMG)或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证实神经根受压与影像学定位一致。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症状组合
      • 持续性脊柱局部疼痛(颈/背/腰部)≥3个月
      • 活动受限(脊柱屈伸/旋转功能下降≥30%)
      • 神经根症状(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肌力下降)
    • 影像学阳性发现
      • MRI显示≥1个椎间盘退变(T2加权像低信号)
      • CT证实小关节肥大或韧带骨化(厚度≥3mm)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生物力学异常:姿势评估显示头前倾>15°或腰椎前凸角>60°
    • 炎症标志物:CRP>10 mg/L或ESR>20 mm/h
    • 风险因素:BMI≥30、久坐职业史(>6小时/天)、糖尿病史
    • 电生理异常:NCV显示神经传导延迟>20%或EMG纤颤电位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B --> D[MRI] B --> E[CT] B --> F[X线] C --> G[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H[姿势分析] D --> I[椎间盘退变分级] E --> J[骨赘/韧带量化] G --> K[ROM受限分级] H --> L[脊柱曲度测量] I --> M[诊断关联] J --> M K --> M L --> M M[综合诊断]

判断逻辑说明

  • MRI:T2加权像低信号提示椎间盘脱水退变,神经根受压需结合临床症状定位(如C6受压致拇指无力)。
  • CT:小关节间隙<2mm或骨赘>3mm提示机械性压迫,需与临床症状侧别对应。
  • 关节活动度:颈椎旋转<45°或腰椎屈曲<40°提示功能障碍,需排除疼痛干扰。
  • 姿势分析:头前倾>15°时颈椎负荷倍增,与C4-C7退变强相关。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C反应蛋白(CRP) <5 mg/L >10 mg/L提示无菌性炎症活跃,需评估疼痛程度与NSAIDs响应性
血沉(ESR) <20 mm/h(男)<30 mm/h(女) 持续升高需排查感染性脊柱炎或自身免疫疾病
空腹血糖 3.9-6.1 mmol/L >7.0 mmol/L提示糖尿病加速退变,需优化血糖控制
钙/磷代谢 血钙2.1-2.6 mmol/L 血磷0.8-1.5 mmol/L 异常提示代谢性骨病,需骨密度扫描排除骨质疏松
HLA-B27 阴性 阳性者若伴骶髂关节痛,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

异常处理建议

  • CRP/ESR升高:优先使用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监测肝肾功
  • 血糖异常:内分泌科会诊,目标HbA1c<7%
  • 钙磷紊乱:补充维生素D3(800 IU/日)+ 钙剂(1000 mg/日)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症状+影像学阳性发现→排除特定疾病→确诊FB1Y
  2. 鉴别重点
    • 椎间盘突出(FA80):需MRI显示髓核脱出
    • 椎管狭窄(FA82):需CT测量椎管矢状径<10mm
  3. 陷阱规避
    • 避免仅凭单次影像学检查确诊,需动态观察进展(如6个月随访)
    • 肌无力需区分神经根性(皮节分布)与肌源性(近端对称)

参考文献

  • ICD-11官方分类指南(WHO, 2023)
  • 《脊柱退行性疾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华骨科杂志, 2024)
  • NASS《退变性脊柱疾病评估临床指南》(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