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骨量减少Other specified Osteopenia
编码FB83.0Y
关键词
索引词Osteopenia、其他特指的骨量减少、Eiken综合征、艾肯综合征、骨化异常-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饮食失调引起的骨量减少、厌食症引起的骨量减少、厌食性骨量减少、贪食症引起的骨量减少、贪食性骨量减少、食欲亢进性骨量减少、妊娠或哺乳引起的骨量减少、与精神障碍相关的骨量减少、性激素缺乏引起的骨量减少、闭经引起的骨量减少、闭经性骨量减少、睾丸切除术引起的骨量减少、卵巢切除术引起的骨量减少、创伤后骨量减少
缩写骨量减少、BLR
别名骨量不足、骨质流失、骨密度减低
其他特指的骨量减少(FB83.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骨密度检测确诊:
-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腰椎或髋部骨密度,T评分在-1.0至-2.5之间(WHO标准)。
- 需排除骨质疏松症(T≤-2.5)及继发性骨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骨密度检测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依据):
- 特定病因关联:
- 存在明确病因:遗传性疾病(如Eiken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性激素缺乏/甲亢)、营养代谢异常(神经性厌食症)、药物影响(糖皮质激素使用>3个月)。
- 妊娠/哺乳期女性或围绝经期女性伴进行性骨密度下降。
- 影像学支持:
- X线显示骨小梁稀疏或骨皮质变薄(需骨量丢失≥30%)。
- 骨折风险证据:
- FRAX®工具评估显示中高风险(髋部骨折概率≥3%或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20%)。
- 特定病因关联: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满足"骨密度T评分-1.0至-2.5" + "特定病因"。
- 高度疑似:T评分达标 + 影像学证据 + 骨折风险升高(需进一步排查继发性病因)。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评估] --> B(骨密度检测-DXA)
A --> C(病因筛查)
B --> D1[确诊骨量减少]
B --> D2[排除骨质疏松]
C --> E1[内分泌检查]
C --> E2[营养代谢评估]
C --> E3[药物史审查]
D1 --> F[骨折风险评估-FRAX®]
E1 --> F
E2 --> F
E3 --> F
F --> G[制定干预方案] -
判断逻辑:
- DXA:
- T评分-1.0至-2.5 → 确诊骨量减少;T≤-2.5 → 转诊骨质疏松专科。
- Z评分<-2.0(儿童/青少年)→ 提示病理状态。
- X线/CT:
- 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 → 支持骨量减少诊断(敏感度60-80%)。
- 椎体压缩变形 → 提示需紧急干预。
- FRAX®评估:
- 结合年龄、性别、骨折史等参数 → 量化10年骨折概率,指导治疗阈值。
- DXA: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清钙 | 2.2-2.6 mmol/L | ↓:提示维生素D缺乏/吸收不良;↑:需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病因) |
血清磷 | 0.8-1.5 mmol/L | ↓:关联骨矿化障碍;↑:可能提示肾性骨病或骨软化症 |
25-羟维生素D | >50 nmol/L(充足) | <30 nmol/L:维生素D缺乏 → 加速骨流失,需补充治疗 |
PTH | 1.6-6.9 pmol/L | ↑:继发性甲旁亢(如维生素D缺乏);↓:提示术后甲旁减或自身免疫损伤 |
骨转换标志物 | ↑CTX(骨吸收标志物):提示骨流失加速;↑P1NP(骨形成标志物):反映治疗响应性 | |
性激素 | ↓雌激素(女性<40 pg/mL)或↓睾酮(男性<3.0 ng/mL)→ 直接导致骨密度下降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必须通过DXA确认T评分-1.0至-2.5,并锁定特定病因(遗传/内分泌/营养/药物等)。
- 辅助检查重点:
- 初诊首选DXA,辅以X线筛查结构性病变。
- 病因诊断需深度整合内分泌/营养代谢评估。
- FRAX®量化骨折风险是干预决策关键依据。
- 实验室解读:
- 维生素D缺乏/PTH升高是常见可逆病因。
- 骨转换标志物动态监测治疗应答。
参考文献:
- WHO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creening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1994)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Densitometry (ISCD) Official Positions (2019)
- Endocrine Reviews: Osteopenia: 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2020)
注:所有数据均基于最新临床指南与权威期刊,诊断需结合患者个体化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