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软骨软化Other specified Chondromalac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1:18
编码FB82.0Y

关键词

索引词Chondromalacia、其他特指的软骨软化、多部位软骨软化、系统性软骨软化症、肩部软骨软化、肩锁关节软骨软化、锁骨软骨软化、肩关节软骨软化、肩胛骨软骨软化、胸锁关节软骨软化、上臂软骨软化、肱骨软骨软化、肘关节软骨软化、前臂软骨软化、桡骨软骨软化、尺骨软骨软化、腕关节软骨软化、手骨软骨软化、腕骨软骨软化、指骨软骨软化、掌骨软骨软化、骨盆区或大腿软骨软化、股骨软骨软化、髋关节软骨软化、骨盆软骨软化、小腿软骨软化、腓骨软骨软化、胫骨软骨软化、踝或足软骨软化、踝关节软骨软化、跖骨软骨软化、其他足关节软骨软化、跗骨软骨软化、趾骨软骨软化、头部软骨软化、颈部软骨软化、肋骨软骨软化、颅骨软骨软化、躯干软骨软化、脊柱软骨软化
缩写软骨软化症
别名髌骨软化症、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骨炎、Patellar-Chondromalacia、Patellofemoral-Pain-Syndrome

其他特指的软骨软化(FB82.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高分辨率MRI显示软骨T2加权像异常信号(分层征/裂隙征),伴软骨厚度减少≥30%。
      • 关节镜直视下观察到软骨表面纤维化、龟裂或蟹肉样改变(Outerbridge分级≥II级)。
    • 典型临床症状
      • 活动相关性关节痛(负重活动加剧,休息缓解)。
      • 关节活动时可触及摩擦感或捻发音。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功能依据)

    • 功能受限证据
      • 关节活动度减少≥15%(与健侧对比),尤其终末活动度受限。
      • 特定动作诱发疼痛(如膝关节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 生物力学异常
      • 下肢力线偏移(膝Q角>20°或髋臼指数异常)。
      • 关节周围肌力失衡(股四头肌/髋外展肌肌力下降≥20%)。
    • 风险因素
      • 创伤史(关节内骨折/脱位)或职业性关节过度使用(如运动员)。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影像学+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 若无MRI/关节镜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症状(活动痛+摩擦感)。
      • 功能受限证据+至少1项生物力学异常。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关节镜评估] B --> B1[X线平片] B --> B2[CT扫描] B --> B3[MRI] C --> C1[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2[肌力测试] C --> C3[步态分析] D --> D1[软骨直视评估]

判断逻辑

  1. MRI(核心检查)

    • 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软骨基质水肿/早期退变(灵敏度>85%)。
    • 3D梯度回波序列:量化软骨厚度损失,>30%为病理阈值。
    • 判断关联: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进展期软骨软化。
  2. X线/CT

    • 目的:排除骨性病变(骨折/骨赘)及评估关节对位。
    • 阳性标准
      • 髌股关节适合角>16°(髌骨轨迹异常)。
      • 髋臼顶倾斜角>10°(髋臼发育不良)。
  3. 功能评估

    • 髌骨研磨试验:诱发疼痛+摩擦感提示髌骨软骨病变。
    • 终末活动度疼痛:特异性鉴别软骨损伤与滑膜炎。
  4. 关节镜检查

    • Outerbridge分级
      • II级:软骨龟裂直径<1.3cm
      • III级:软骨纤维化呈蟹肉样
    • 决策意义:≥II级需启动修复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软骨软化无特异性血清标志物,但以下检查用于鉴别诊断:

  1. 炎症标志物

    • CRP>5 mg/L 或 ESR>20 mm/h
      • 意义:提示合并滑膜炎,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
      • 处理:加做RF/抗CCP抗体检测。
  2. 关节液分析

    • 白细胞<2000/μL,无结晶
      • 意义:符合机械性损伤特征,排除感染/痛风。
    • 黏蛋白凝集试验良好
      • 意义:支持软骨源性疼痛(黏蛋白由软骨细胞合成)。
  3. 代谢指标(选择性检测):

    • 维生素D<20 ng/mL
      • 意义:加重软骨修复障碍,需补充治疗。
    • 空腹血糖>7 mmol/L
      • 意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加速软骨退变。

四、诊断路径总结

  • 首选:MRI(3.0T软骨敏感序列)结合典型症状确诊。
  • 疑似病例:功能评估(活动度+肌力)+风险因素分析。
  • 禁忌:依赖单一X线平片(早期灵敏度<20%)。
  • 鉴别重点
    • 骨关节炎(需存在骨赘/关节间隙狭窄)。
    • 类风湿关节炎(RF/抗CCP阳性+对称性滑膜炎)。

参考文献

  • ICRS(国际软骨修复学会)《软骨损伤诊疗指南》
  • 《骨关节炎研究学会国际期刊》(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 Outerbridge RE. J Bone Joint Surg Br 1961(软骨分级系统原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