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下的脂肪垫肥大Hypertrophy of infrapatellar fat pad
编码FB56.3
关键词
索引词Hypertrophy of infrapatellar fat pad、髌下的脂肪垫肥大、膝关节脂肪垫肥大、膝脂肪垫 [possible translation]、膝脂肪垫
同义词hypertrophy of fat pad of knee、fat pad of knee
缩写髌下脂肪垫炎、Hoffa综合症
别名髌下脂肪垫肿胀、髌骨下方脂肪垫增生、膝部脂肪垫异常增生
髌下脂肪垫肥大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MRI影像学确诊:
- 矢状位T2加权像显示髌下脂肪垫信号增高(水肿/炎症表现)且体积增大(厚度>3mm)。
- 特异性体征阳性:
- Hoffa征阳性(仰卧位屈膝90°,按压脂肪垫后伸膝诱发疼痛/阻力)。
- MRI影像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核心症状组合:
- 膝关节前下方疼痛(终末伸膝痛+活动加剧) + 髌下肿胀("狗耳征")。
- 功能障碍表现:
- 膝关节过伸受限(被动过伸角度<-5°)。
- 核心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
- 高度疑似:满足"支持条件"中所有临床表现,且超声显示脂肪垫厚度>3mm。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鉴别诊断检查]
B --> B1[MRI]
B --> B2[超声]
B --> B3[X线]
C --> C1[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2[Hoffa试验]
C --> C3[股四头肌肌力测试]
D --> D1[类风湿因子检测]
D --> D2[关节液分析]
判断逻辑:
-
MRI(首选确诊工具):
- 阳性标准:矢状位T2像脂肪垫信号>肌肉信号,厚度>3mm(敏感性95%)。
- 鉴别价值:排除半月板损伤、滑膜皱襞综合征(需观察髌股关节间隙)。
-
超声(动态评估工具):
- 操作规范:仰卧位伸膝状态,高频探头纵切测量髌韧带后脂肪垫厚度。
- 阳性阈值:>3mm(特异性85%),屈伸过程中观察到脂肪垫卡压现象。
-
X线(筛查工具):
- 侧位片判读:髌下透亮区宽度>10mm提示肥大,但需排除髌下脂肪垫钙化。
-
功能评估:
- Hoffa试验:阳性提示机械性卡压(特异性90%)。
- 过伸角测量:角度计记录被动过伸痛起始角度(正常>-5°)。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5 mg/L):
- 提示合并滑膜炎,需排查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如类风湿)。
- 血沉(ESR)升高(>20 mm/h):
- 持续升高需关节穿刺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 C反应蛋白(CRP)升高(>5 mg/L):
-
自身抗体检测:
- 类风湿因子(RF)阳性:
- 需进一步抗CCP抗体检测,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脂肪垫炎症。
- 类风湿因子(RF)阳性:
-
关节液分析:
- 白细胞计数(>2000/μL):
- 提示炎性关节病(如痛风/假性痛风),非单纯脂肪垫肥大。
- 黏蛋白凝块试验:
- 凝块易碎提示退行性变,支持机械性病因。
- 白细胞计数(>2000/μL):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首要确诊:依赖MRI特征性表现(T2高信号+体积增大)。
- 临床验证:必须结合Hoffa征及终末伸膝痛等典型体征。
- 实验室价值:主要用于排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CRP/ESR/RF)。
- 超声作用:适用于动态评估和治疗随访,非确诊依据。
参考文献:
- 《Hoffa氏病MRI诊断标准》, 中华骨科杂志 2021
- AAOS《膝关节疼痛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Diagnostic Criteria》, Radiology 2022
- 《膝关节滑膜病变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