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未特指的运动异常Unspecified 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 with movement disturbance
编码6B60.8Z
关键词
索引词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 with movement disturbance、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未特指的运动异常、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运动异常、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伴运动异常
缩写FN-UMD、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未特指运动异常
别名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未特指的运动异常、功能性运动障碍未特指、分离性运动障碍未特指、功能性多动性运动障碍未特指、功能亢进运动障碍未特指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伴未特指的运动异常(6B60.8Z)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指南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核心矛盾体征:运动症状与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原理明显矛盾(如:
- Hoover征阳性(仰卧位患肢髋伸展无力,但对侧髋屈曲时肌力恢复)
- 震颤频率/幅度随注意力转移而变化
- 瘫痪肢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可完成协调动作)
- 核心矛盾体征:运动症状与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原理明显矛盾(如:
-
必须条件(缺一不可)
- 症状特异性:存在至少一种无法自主控制的运动障碍(肢体瘫痪、震颤、肌张力障碍等)
- 器质性疾病排除:经神经影像学(MRI/CT)、电生理检查(EMG/NCV)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 功能损害:症状导致日常生活/职业/社交功能显著受限(ADL评分下降≥30%)
- 非其他精神障碍表现:症状非由躯体症状障碍、做作性障碍或诈病直接导致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心理关联性:症状发生/加重与应激事件存在明确时间关联(阈:生活事件量表LES≥20分)
- 暗示性反应:症状可通过暗示暂时缓解或加重(如安慰剂效应或语言暗示)
- 共病证据:合并分离性遗忘/身份紊乱或抑郁焦虑障碍(HAMD≥17分)
- 神经功能影像异常:fMRI显示前额叶-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减弱(阈:z值<-2.5)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神经系统检查) A --> B2(精神科评估) B1 --> C1[运动功能测试] B1 --> C2[矛盾体征检测] B2 --> C3[结构化访谈] B2 --> C4[心理量表]
C1 --> D1[肌力分级] C1 --> D2[协调性评估] C2 --> D3[Hoover测试] C2 --> D4[震颤注意力转移试验] C3 --> D5[SCID-D分离症状筛查] C4 --> D6[BDI/HAMA量表]
D1 --> E1[排除器质病变] D3 --> E2[支持功能性诊断] D5 --> E3[确认分离性病理] D6 --> E4[量化共病严重度]
判断逻辑说明:
-
神经系统检查
- 运动功能测试:肌力0-5级评估,功能性瘫痪常为"4级"(抗重力但阻力弱)
- 矛盾体征检测:
- 阳性标准:Hoover征>20%肌力变化或震颤频率偏移>2Hz
- 意义:强烈提示心理生理转化机制
-
精神科评估
- SCID-D访谈:分离症状评分≥15分支持诊断
- 心理量表:BDI≥14分或HAMA≥14分提示需共病管理
-
影像学检查
- MRI结构扫描:排除卒中/脱髓鞘病变(必需)
- fMRI功能连接:前额叶-辅助运动区连接减弱是支持性证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结果意义 |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持续升高需排除感染/炎症;本病通常正常 |
CRP | <5 mg/L | >10 mg/L提示器质性疾病可能 |
EEG | 无癫痫样放电 | 异常放电排除癫痫;本病多显示正常或非特异慢波 |
血清神经抗体 | 阴性 | 阳性(如抗NMDA)需排除自身免疫性脑炎 |
HLA-B27 | 阴性 | 阳性者若伴关节炎需鉴别反应性关节炎 |
脑脊液检查 | 细胞数<5/μL | 细胞数/蛋白升高提示器质性CNS疾病 |
关键解读原则:
- 所有实验室检查主要价值在于排除诊断,本病无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 矛盾体征+心理社会因素+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核心依据
参考文献:
-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指南(WHO, 2023)
- 《功能性神经障碍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4)
- Stone J. et al.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isorders. Lancet Neurology, 2023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5-TR临床指南(2024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