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妄想性障碍Unspecified Delusional disorder
编码6A24.Z
关键词
索引词Delusional disorder、未特指的妄想性障碍、妄想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妄想性知觉 [possible translation]、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妄想性知觉、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缩写WXYXZ、Delusional-Disorder-NOS
别名妄想症、偏执性精神病、持久性妄想障碍
未特指的妄想性障碍(ICD-11: 6A24.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妄想存在:
- 至少存在一种固定、非逻辑性的妄想(被害/嫉妒/夸大/钟情等),持续≥3个月。
- 妄想内容非继发于物质滥用、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
- 社会功能局部受损:
- 妄想导致特定领域功能损害(如职业/社交回避),但整体认知功能基本保留。
- 持续性妄想存在: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情感反应一致性:
- 情绪反应与妄想内容匹配(如被害妄想伴警觉性增高),但未达到情感障碍标准。
- 行为模式改变:
- 出现与妄想相关的重复行为(如反复检查安全措施)。
- 排除性特征:
- 无显著幻觉、思维紊乱或阴性症状(区别于精神分裂症)。
- 情感反应一致性:
-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存在"支持条件"可增强诊断可信度,但非必需。
二、辅助检查
-
临床评估体系: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临床访谈) A --> B2(精神状况检查) B1 --> C1[妄想主题确认] B2 --> C2[行为观察] C1 --> D[标准化量表评估] C2 --> D D --> E[最终诊断] -
判断逻辑:
- 临床访谈(SCID-5):
- 结构化评估妄想内容、持续时间和功能影响,阳性结果指向核心诊断。
- PSYRATS妄想子量表:
- 评分≥15分支持妄想性障碍(总分0-24),评估信念强度/痛苦程度。
- 行为观察:
- 记录与妄想相关的保护性行为(如过度锁门),需排除强迫症可能。
- 神经影像学(MRI/fMRI):
- 非诊断依据,仅用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如额叶肿瘤)。
- 临床访谈(SCID-5):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常规实验室检查:
- 甲状腺功能(TSH/T3/T4):
- 异常提示代谢性精神病(如甲亢性妄想),需优先排除。
- 毒物筛查(尿液/血液):
- 阳性结果指向物质诱发精神病(如苯丙胺)。
- 甲状腺功能(TSH/T3/T4):
-
神经递质相关检测:
- 高香草酸(HVA)检测:
- 脑脊液HVA降低可能反映多巴胺功能异常,但非诊断标准。
- 高香草酸(HVA)检测:
-
遗传学检查:
- HLA-B27筛查:
- 阳性者需警惕共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伴发反应性关节炎)。
- HLA-B27筛查:
-
心理生理指标:
- 皮肤电反应(GSR):
- 谈论妄想主题时GSR升高>5μS,反映自主神经亢进,支持诊断。
- 皮肤电反应(GSR):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
- 通过结构化访谈确认妄想存在≥3个月 → 排除器质性疾病/物质影响 → 评估社会功能损害。
- 关键辅助工具:
- PSYRATS量表量化症状严重度,MRI用于疑难病例鉴别。
- 实验室价值:
- 主要用于排除诊断,甲状腺/毒物筛查为必做项目。
参考文献:
- ICD-11临床指南(WHO, 2023)
-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诊断标准专刊(2024)
- DSM-5-TR妄想性障碍诊断框架(AP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