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可卡因依赖Unspecified Cocaine dependence
编码6C45.2Z
关键词
索引词Cocaine dependence、未特指的可卡因依赖、可卡因依赖、可卡因所致肢端发绀和网状青斑
缩写未特指可卡因依赖、Cocaine-Dependence-Unspecified
别名可卡因成瘾、可卡因滥用依赖、Cocaine-Dependence、Cocaine-Addiction、Cocaine-Abuse-Dependence
未特指的可卡因依赖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DSM-5诊断标准满足:符合物质使用障碍诊断标准中≥6项症状(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 ICD-11核心特征:存在持续渴求、控制力丧失、优先使用可卡因、耐受性/戒断症状(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行为特征:
- 持续12个月内反复使用可卡因,导致社交/职业功能损害。
- 多次戒断失败,无法控制使用剂量或频率。
- 生理特征:
- 出现耐受性(需增加剂量达同等效果)。
- 戒断症状(抑郁、疲乏、失眠等)在停用后24-48小时内出现。
- 行为特征:
-
支持条件(临床佐证):
- 精神症状:偏执妄想(≥3次/月)、触觉幻觉(≥1次/周)。
- 心血管体征:静息心率≥100次/分,收缩压≥140 mmHg(连续2次测量)。
- 实验室证据:尿液苯甲酰爱康宁阳性(阈值:≥150 ng/m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A --> B[毒理学检测] A --> C[心血管评估] A --> D[神经影像学] A --> E[精神量表]
B --> B1(尿液苯甲酰爱康宁) B --> B2(血液可卡因浓度) C --> C1(心电图) C --> C2(心肌酶谱) D --> D1(MRI前额叶/海马体积) D --> D2(fMRI奖赏通路) E --> E1(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 E --> E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判断逻辑:
- 毒理学检测:
- 尿液阳性→确认近期使用;血液浓度>50 ng/mL→提示急性中毒风险。
- 心血管评估:
- ST段压低/心肌酶升高→需排除心肌梗死;QT间期延长→预警心律失常。
- 神经影像学:
- 前额叶体积↓5%→认知控制受损;伏隔核多巴胺释放↑→渴求强度量化。
- 精神量表:
- ASI评分≥6→重度依赖;抑郁量表≥17分→需抗抑郁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尿液毒理学:
- 苯甲酰爱康宁阳性:
- 意义:确证3天内可卡因使用,浓度>300 ng/mL提示重度使用。
- 处理:结合临床症状评估依赖程度。
- 苯甲酰爱康宁阳性:
-
血液检测:
- 肌钙蛋白I升高(>0.04 ng/mL):
- 意义:心肌损伤标志,长期使用者猝死风险↑3倍。
- 处理:紧急心内科会诊+连续心电图监测。
- 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5 mg/L):
- 意义:全身炎症反应,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
- 肌钙蛋白I升高(>0.04 ng/mL):
-
神经影像学定量:
- 前额叶皮层体积↓(<正常值10%):
- 意义:执行功能受损,复发风险↑50%。
- 处理:强化认知行为治疗。
- 前额叶皮层体积↓(<正常值10%):
-
多巴胺转运体结合率(PET检测):
- 结合率↓20%:
- 意义:奖赏系统功能失调,需长效多巴胺激动剂治疗。
- 结合率↓20%: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DSM-5/ICD-11行为标准 + 尿液毒理阳性。
- 严重度分层:
- 轻度:满足2-3项症状 + 无器质性损伤。
- 重度:≥6项症状 + 心血管/神经影像异常。
- 鉴别重点:排除双相障碍躁狂期、精神分裂症原发性幻觉。
参考文献:
-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2013
- WHO. ICD-11国际疾病分类. 2019
- NIDA. 可卡因使用障碍诊疗指南. 2021
- JAMA Psychiatry: 可卡因神经毒性影像学研究. 2020;77(5):46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