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Alzheimer disease dementia, mixed type,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编码6D80.2
关键词
索引词Alzheimer disease dementia, mixed type,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混合性阿尔采末病痴呆,伴脑血管病
缩写混合性AD痴呆伴脑血管病、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痴呆伴脑血管病
别名混合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混杂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混合性老年痴呆症伴脑血管病、混合性阿尔茨海默氏痴呆伴脑血管病变、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病伴脑血管损害痴呆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严重度
--重度--中度--轻度具有病因
--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病
8B11.42血液高凝状态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50未特指的颅外大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26.50单纯运动性腔隙综合征8B11.0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25.1脑出血晚期效应8B00.5多部位脑出血8B26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管综合征8B26.Y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管综合征8B26.Z未特指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管综合征8B24.0缺氧缺血性脑病8B26.5腔隙综合征8B26.5Y其他特指的腔隙综合征8B26.5Z未特指的腔隙综合征8B26.51单纯感觉性腔隙综合征8B21.0无症状性脑梗死8B26.4大脑后动脉综合征8B22.7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8B22.7Y其他特指的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8B22.7Z未特指的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8B01.2未知动脉瘤或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B22.C遗传性脑血管性疾病8B22.CY其他特指的遗传性脑血管性疾病8B22.CZ未特指的遗传性脑血管性疾病8B01蛛网膜下腔出血8B11.40伴分水岭梗死的全脑低灌注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1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02非创伤性硬膜下出血8B25.0缺血性脑卒中的晚期效应8B00.0脑深部半球出血8B00.3小脑出血--脑缺血8B1Y其他特指的脑缺血8B1Z未特指的脑缺血8B20缺血或出血未知的卒中8B11.4其他已知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8B22.3孤立性淀粉样脑血管病8B26.1小脑卒中综合征8B22.40脑血管动静脉畸形8B26.2大脑中动脉综合征8B11.2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Y其他特指的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Z未特指的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3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23脑血管异常8B11.5病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5Z未特指的缺血性脑卒中8B22.C0CADASIL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综合征8B22.1脑静脉血栓形成8B22.B烟雾综合征8B21.1无症状性脑微出血8B11.44夹层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8B22.8高血压性脑病8B21脑血管病,不伴急性症状8B21.Y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病,不伴急性症状8B21.Z未特指的脑血管病,不伴急性症状8B22.0脑动脉夹层8B22.2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颅内出血8B0Z未特指的颅内出血8B22.43颈动脉海绵窦瘘8B22.9偏头痛性卒中8B22.A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8B01.1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B22.5未破裂性脑动脉瘤8B22.70原发性脑动脉炎8B11.20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22.4颅内血管畸形8B22.4Y其他特指的颅内血管畸形8B22.4Z未特指的颅内血管畸形8B25.4未知缺血性或出血性的脑卒中晚期效应8B11.22反常栓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22某些特指的脑血管病8B22.Y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病8B22.6家族性囊状脑动脉瘤8B11.51未特指的颅内大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缺血性脑卒中8B25.2蛛网膜下腔出血晚期效应8B00.2脑干出血8B22.42硬脑膜动静脉瘘8B26.0脑干卒中综合征8B10.0一过性黑矇8B24低氧缺血性脑病8B24.Y其他特指的低氧缺血性脑病8B24.Z未特指的低氧缺血性脑病8B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B10.Y其他特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B10.Z未特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B00.4不伴脑实质出血的脑室内出血8B2Z未特指的脑血管病8B00脑出血8B00.Z脑出血,部位未特指8B11.21主动脉弓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43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8B22.41脑海绵状血管畸形8B00.1脑叶出血8B03非创伤性硬膜外出血8B25.3其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晚期效应8B01.0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B26.3大脑前动脉综合征8B11.41其他非粥样硬化动脉疾病引起的脑缺血性卒中8B25脑血管病晚期效应8B25.Y其他特指脑血管病的晚期效应8B25.Z未特指脑血管病的晚期效应8B22.C1CARASIL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综合征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Mixed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6D80.2)是指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基础上同时存在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该类痴呆是由于大脑内同时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的神经病理改变以及脑血管病变,这些病变共同作用导致了患者的认知衰退和行为症状。
病因学特征
-
阿尔茨海默病核心病理机制:
- 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Aβ)组成。
- 神经纤维缠结: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后形成,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存活。
-
脑血管病相关因素:
- 小血管病变:如微梗死、白质高信号等,这些变化可以独立于或叠加在AD病理之上,加重认知损害。
- 大血管事件:包括中风(缺血性或出血性)、动脉硬化等,能够直接损伤脑组织并引发急性认知下降。
-
共存风险因素:
-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吸烟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不仅促进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也可能通过慢性低度炎症反应间接加速了AD的发展进程。
病理机制
-
多因素叠加效应:
- 混合型痴呆患者的大脑中既可见到典型的AD标志物,也有明显的脑血管损伤迹象。这种双重打击使得病情进展更为迅速且复杂多变。
- 脑血管损伤会减少局部血流量,加剧神经元代谢障碍;而AD特有的神经退行性变则进一步破坏神经网络连接,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恶化认知状态。
-
特定区域易损性:
- 在混合性痴呆中,某些关键脑区如海马体、前额叶皮层等更容易受到损害,因为这些部位既是AD病理活动的重点也是缺血敏感区。
- 不同类型的脑血管损害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同影响,例如皮质下小梗塞更倾向于引起执行功能障碍,而大面积梗死则可能导致全面认知能力下降。
临床表现
-
综合症状模式:
- 认知功能受损通常表现为记忆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理解与表达困难等,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或幻觉妄想等症状。
- 与单纯AD相比,混合性痴呆患者往往出现更为显著的执行功能缺陷(如计划组织能力减弱)及波动性认知表现,这反映了脑血管病对认知过程的独特影响。
-
异质性特点:
- 由于个体间脑血管病的具体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混合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出高度多样性。有的病例可能以渐进性记忆力丧失为主导,而另一些则可能突然发生认知功能急剧下滑。
参考文献:
- 丁香园《AD 痴呆的诊断新标准》
- BMJ临床实践《血管性痴呆》
- 百度百科《混合性痴呆》
以上资料基于现有研究文献整理而成,旨在提供一个关于混合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伴脑血管病较为全面的理解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