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

更新时间:2025-06-18 12:00:19
编码6B02

关键词

索引词Agoraphobia、广场恐怖症、外出恐惧症、外出恐怖、场所恐惧症、人群恐怖、拥挤的场所恐惧、人群恐怖症、恐群症、聚众恐怖症、开放性场所恐惧
同义词phobia of going out
缩写AG、广场恐

(6B02)广场恐怖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情境性恐惧与焦虑

    • 对难以逃脱或无法获得帮助的情境(如公共交通、拥挤场所、排队、独自外出)产生过度恐惧(高,90%-95%)^1
    • 预期性焦虑:担心在上述情境中出现惊恐发作或丧失能力(常见,80%-90%)[^2]。
  2. 回避行为

    • 主动避免特定情境(如拒绝单独外出或选择特定安全路线)(高,85%-95%)^1
    • 仅在有信任同伴陪同下进入恐惧场所(常见,70%-85%)[^3]。

伴随症状

  1. 躯体化反应

    • 心悸、出汗、颤抖(与焦虑直接相关,60%-80%)[^2]。
    •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较少见,30%-50%)[^3]。
  2. 认知偏差

    • 灾难化思维(如“我会晕倒且无人帮助”)(常见,75%-90%)^1
    • 对环境威胁过度敏感(如认为人群聚集必然引发危险)(高,80%-85%)[^2]。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自主神经激活

    • 心动过速(静息心率>100次/分)(常见,70%-85%)[^3]。
    • 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10-20 mmHg)(较少见,40%-60%)[^3]。
  2. 行为观察

    • 拒绝进入开放空间或拥挤场所(可经行为评估确认)(高,90%-95%)^1
    • 社交退缩(如长期居家、依赖他人代购必需品)(常见,65%-80%)[^2]。

共病相关体征

  1. 惊恐发作
    • 突发性胸闷、头晕伴濒死感(与广场恐怖症共病率:50%-70%)[^3]。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神经影像学

    • 杏仁核过度激活(功能性MRI显示对恐惧刺激的高反应性)(研究支持,但非临床常规检测)[^2]。
    • 前额叶皮质功能抑制(与认知调节障碍相关)(研究支持)[^3]。
  2. 生理监测

    • 皮肤电导反应增强(暴露于恐惧情境时,皮肤电导升高≥5 μS)(实验性检测,灵敏度约60%-75%)^1

注释

  • 症状几率基于临床队列研究及ICD-11配套指南[^1][^2],体征数据参考焦虑障碍生理学研究[^3]。
  •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主要用于科研,非日常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2]: Kogan CS et al.,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2)
[^3]: DSM-5焦虑障碍工作组报告(APA,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