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浅表静脉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superficial vein at shoulder or upper arm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8 21:33:52
编码NC15.3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superficial vein at shoulder or upper arm level、未特指的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浅表静脉的损伤、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浅表静脉的损伤
缩写未特指肩或上臂浅表静脉损伤、肩部或上臂未特指浅表静脉损伤、上臂水平未特指浅表静脉损伤
别名肩部浅表静脉损伤、上臂浅表静脉损伤、未特指肩部或上臂浅表静脉伤

未特指的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浅表静脉的损伤(NC15.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超声
      • 直接显示浅表静脉连续性中断、血栓形成或血肿压迫征象。
      • 发现静脉壁缺损或异常血流信号(如双向血流)。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外伤史
      • 明确肩部或上臂区域受外力作用史(锐器伤/钝性伤/医源性损伤)。
    • 典型体征
      • 皮下血肿(可触及波动性包块)或开放性伤口伴静脉性出血(暗红色非搏动性出血)。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症状
      • 局部疼痛(VAS≥4分)、肿胀范围≥5cm、皮肤青紫持续超过24小时。
    • 风险因素
      • 近期静脉穿刺史、凝血功能障碍病史或局部静脉曲张。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 超声检查(首选)
│ ├─ CT静脉造影(复杂病例)
│ └─ MRI(软组织评估)
└─ 实验室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D-二聚体检测

二级检查(特殊需求)
└─ 凝血功能全套(疑似凝血障碍)

  1.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静脉壁不连续、腔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信号消失。
      • 分级意义:
      • I级(轻度):局部血肿<3cm,静脉部分损伤
      • II级(中度):血肿3-5cm伴血流受限
      • III级(重度):血肿>5cm或完全血流中断
    • CT静脉造影
      • 用于评估合并骨关节损伤或深静脉受累情况,显示对比剂外溢为特异性表现。
    • D-二聚体
      • 500 μg/L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可能,但需结合影像学确认。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血红蛋白 男性130-175 g/L
女性120-150 g/L
急性下降>2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
白细胞计数 3.5-9.5×10⁹/L >10×10⁹/L提示继发感染
D-二聚体 <500 μg/L 升高需排除深静脉血栓,但特异性低(需结合影像学)
凝血酶原时间 11-13.5秒 延长>15秒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加重出血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急性期评估
    • 首诊10分钟内完成出血量评估(纱布渗透面积法)和神经血管检查。
  2. 影像学选择
    • 开放性损伤首选床旁超声,闭合性损伤建议增强CT排除合并伤。
  3. 鉴别诊断
    • 需与动脉损伤(搏动性出血)、蜂窝织炎(无明确外伤史)鉴别。

参考文献

  1. 《创伤外科诊疗规范》(2023版)
  2.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for Vascular Injury (2022)
  3. ISTH静脉血栓诊断指南(2021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