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拇指的屈肌、筋膜或肌腱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flexor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thumb at forearm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9 00:52:34
编码NC36.0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flexor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thumb at forearm level、未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拇指的屈肌、筋膜或肌腱的损伤、位于前臂水平拇指的屈肌、筋膜或肌腱的损伤、前臂水平拇长屈肌的损伤
缩写未特指前臂拇指屈肌损伤、未特指前臂拇指筋膜损伤、未特指前臂拇指肌腱损伤
别名前臂拇指屈肌损伤、前臂拇指筋膜损伤、前臂拇指肌腱损伤、拇指屈肌损伤-前臂、拇指筋膜损伤-前臂、拇指肌腱损伤-前臂

未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拇指屈肌、筋膜或肌腱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MRI检查
      • 明确显示拇长屈肌腱连续性中断(完全断裂)或部分撕裂(肌腱纤维紊乱伴T2高信号)。
      • 伴周围筋膜损伤征象(筋膜增厚>3mm或信号异常)。
  2.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创伤史或劳损史
      • 急性外伤(如撞击、切割伤)或慢性劳损(重复性抓握动作≥3个月)。
    • 典型功能障碍
      • 拇指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度≤30°(正常>60°)。
      • 捏力测试下降≥50%(与健侧对比)。
    • 局部体征
      • 沿拇长屈肌腱走行区(前臂远端1/3掌侧)存在固定压痛点。
      • 被动背伸试验阳性(背伸拇指诱发剧痛)。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超声检查
      • 肌腱增厚(>4mm)或部分连续性中断(敏感性>85%)。
    • 电生理异常
      • 拇短展肌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延迟(>4.5ms)提示合并神经损伤。
    • 炎症指标
      • CRP>10 mg/L或ESR>20 mm/h(提示慢性肌腱炎)。
  4.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仅满足"必须条件"中2项+≥1项"支持条件"需行MRI验证。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 A --> C(功能障碍量化) B --> D[压痛点定位] C --> E[关节活动度测量] A --> F[影像学检查] F --> G[X线-排除骨折] F --> H[超声-筛查肌腱结构] F --> I[MRI-确诊损伤类型] A --> J[电生理评估] J --> K[肌电图-神经功能]

  2. 判断逻辑

    • 体格检查
      • 压痛点定位可初步判断损伤部位(拇长屈肌腱vs.其他肌腱)。
      • 被动背伸痛提示肌腱粘连或撕裂。
    • 超声
      • 动态扫描中肌腱滑动受限→支持腱周粘连诊断。
      • 需与MRI结果互证(超声阴性但症状持续者需MRI)。
    • MRI
      • T2序列高信号范围>50%肌腱横截面→诊断部分撕裂。
      • 筋膜连续性中断→需手术干预指征。
    • 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异常合并感觉障碍→提示正中神经损伤(需扩大诊疗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
      • 意义:提示慢性肌腱炎或感染性腱鞘炎,需抗生素或抗炎治疗。
    • ESR>20 mm/h
      • 意义:持续升高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累及肌腱。
  2. 血常规

    • 白细胞>10×10⁹/L
      • 意义:提示化脓性感染(如开放性损伤后),需紧急清创。
  3. 自身抗体(疑似免疫病因时):

    • RF/CCP抗体阳性
      • 意义:需转诊风湿科排除炎性关节病继发肌腱损伤。

四、总结

  • 诊断核心:MRI是损伤分型的金标准,必须结合功能障碍量化(关节活动度+捏力测试)。
  • 检查策略
    • 首选超声筛查,阴性但症状持续者升级至MRI。
    • 电生理检查仅用于合并神经症状者。
  • 实验室价值
    • 炎症标志物异常提示需调整治疗方案(抗炎/抗感染)。
    • 自身抗体阳性需扩大鉴别诊断范围。

参考文献

  • AAOS《上肢肌腱损伤诊疗指南》
  • 《放射学》期刊:肌腱MRI诊断标准
  • ACR《肌肉骨骼超声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