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颈部脊髓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spinal cord at neck level
编码NA3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spinal cord at neck level、未特指的颈部脊髓损伤、颈部脊髓损伤、颈髓钝性外伤、创伤性四肢瘫痪,当前情况、颈脊髓其他和未特指损伤后遗症、颈脊髓其他未特指损伤的晚期效应
缩写Cervical-SCI
别名颈椎脊髓伤、颈段脊髓伤、颈脊髓损伤、颈部脊髓伤、未特指颈椎脊髓损伤、未特指颈段脊髓损伤、未特指颈脊髓伤、未特指颈部脊髓伤
未特指的颈部脊髓损伤(NA3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MRI显示颈椎水平脊髓损伤征象(如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水肿/出血,或脊髓受压变形)。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痛觉、温度觉或触觉减退)。
- 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下降至0-3级,伴四肢瘫或截瘫)。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潴留、肛门括约肌松弛)。
- 影像学支持:CT或X线证实颈椎骨折/脱位(创伤性损伤)或MRI显示脊髓结构异常。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补充依据)
- 电生理异常:体感诱发电位(SSEP)潜伏期延长或波幅降低,肌电图(EMG)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 创伤或疾病史:明确的高能量创伤史(如车祸、坠落)或基础疾病(肿瘤、感染)。
- 神经反射异常:Hoffmann征、Babinski征阳性,或腱反射亢进/消失。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金标准(MRI异常)及至少两项必须条件中的临床表现。
- 疑似病例:仅有临床表现但影像学阴性时,需结合电生理检查及动态随访影像。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初步筛查)
├─ X线颈椎正侧位片(评估骨性结构)
├─ 神经系统查体(肌力、感觉平面、反射)
└─ 血液检查(血常规、CRP)二级检查(病因及损伤程度评估)
├─ CT颈椎三维重建(明确骨折/脱位细节)
├─ MRI全脊柱扫描(评估脊髓水肿、出血或压迫)
└─ 电生理检查(SSEP、EMG)三级检查(鉴别诊断)
├─ 脑脊液检查(排除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
└─ 血管造影(怀疑血管性病因时) -
判断逻辑
- X线/CT:
- 阳性:发现骨折/脱位→支持创伤性脊髓损伤。
- 阴性→需行MRI排除非骨性压迫(如血肿、肿瘤)。
- MRI:
- T2高信号(水肿)→提示急性期损伤。
- T1低信号+T2混杂信号(出血)→提示脊髓挫裂伤。
- SSEP:
- 中枢传导时间延长→提示脊髓感觉通路损害。
- EMG:
- 纤颤电位/正尖波→提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如合并神经根撕裂)。
- X线/CT: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10×10⁹/L):
- 升高(>12×10⁹/L):提示感染或创伤应激反应。
- C反应蛋白(CRP)(参考值:<10 mg/L):
- 显著升高(>50 mg/L):提示严重炎症或继发感染。
- 肌酸激酶(CK)(参考值:男性50-310 U/L,女性40-200 U/L):
- 升高(>1000 U/L):提示广泛肌肉损伤(如高位截瘫伴呼吸肌受累)。
-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10×10⁹/L):
-
脑脊液检查
- 红细胞(参考值:0-5/μL):
- 增多(>100/μL):提示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 蛋白含量(参考值:15-45 mg/dL):
- 升高(>100 mg/dL):提示血脑屏障破坏(如脊髓压迫或炎症)。
- 红细胞(参考值:0-5/μL):
-
炎症标志物
- 血沉(ESR)(参考值:男性<15 mm/h,女性<20 mm/h):
- 升高:需排查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脊髓炎)。
- 血沉(ESR)(参考值:男性<15 mm/h,女性<20 mm/h):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MRI显示脊髓损伤征象,结合典型临床表现(感觉/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 辅助检查分层:优先影像学明确损伤性质,电生理评估神经功能,实验室排查并发症。
- 实验室异常意义:CRP/CK升高提示急性损伤或感染,脑脊液蛋白增高需警惕继发病变。
参考文献:
- WHO《脊髓损伤管理指南》
- AANS/CNS《急性脊髓损伤诊疗共识》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损伤诊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