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腹腔动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coeliac artery
编码NB90.2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coeliac artery、未特指的腹腔动脉损伤、腹腔动脉损伤、腹腔动脉钝性损伤
缩写CAI、未特指腹腔动脉损伤
别名腹部大血管未特指损伤、腹主动脉分支未特指损伤、上腹部动脉未特指损伤
未特指的腹腔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直接显示腹腔动脉造影剂外渗、血管中断或假性动脉瘤形成(敏感度>95%)。
- 手术探查:直视下确认动脉撕裂、断裂或活动性出血(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
必须条件(核心确诊要素):
- 创伤史或医源性操作史:
- 高能量钝性外伤(车祸/高空坠落)或穿透伤(枪弹/锐器)。
- 近期上腹部手术史(如胰腺切除、主动脉手术)。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增强CT显示腹腔动脉区域造影剂外渗、血管轮廓中断。
- 创伤史或医源性操作史:
-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依据):
- 休克三联征:
- 收缩压<90mmHg + 心率>120次/分 + 意识障碍(发生率>90%)。
- 腹腔积血证据:
- FAST超声或诊断性腹腔灌洗(DPL)阳性(红细胞>100,000/mm³)。
- 血红蛋白动态下降:
- 伤后2-4小时内Hb下降≥2g/dL(敏感度>95%)。
- 休克三联征: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一级(快速筛查)
├── 生命体征监测(BP/HR)
├── FAST超声(腹腔游离液体)
└── 诊断性腹腔灌洗(DPL)
二级(病因定位)
├── 增强CT(含动脉期)
└── 基础实验室(Hb/Hct/乳酸)
三级(确诊干预)
├── DSA血管造影
└── 急诊手术探查
- 判断逻辑:
- FAST超声:
- 阳性(腹腔游离液体)→ 提示腹腔内出血,需紧急输血+手术准备。
- 阴性→ 不排除腹膜后出血,需CT进一步评估。
- 增强CT:
- 造影剂外渗→ 直接诊断活动性出血(特异性>98%)。
- 腹膜后血肿+器官缺血征象→ 提示动脉损伤继发栓塞。
- DSA:
- 发现造影剂外溢→ 同时可行栓塞治疗(治愈率>85%)。
- 无外溢但血管截断→ 提示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
- FAST超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压积(Hct):
- 进行性下降(Hb每小时↓>1g/d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干预。
- 阈值:Hb<7g/dL为输血指征(参照ATLS指南)。
-
血清乳酸:
- >2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敏感度90%)。
- >4mmol/L:提示严重休克,死亡率增加3倍。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
- 异常意义:继发于凝血因子消耗(DIC前期),需补充FFP。
- 纤维蛋白原<1.5g/L:
- 异常意义:大出血并发凝血病,需冷沉淀输注。
- PT/APTT延长:
-
动脉血气分析:
- 代谢性酸中毒(pH<7.3,BE<-6):
- 反映持续低灌注,需优化液体复苏策略。
- 代谢性酸中毒(pH<7.3,BE<-6):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创伤史、休克表现及影像学直接征象(CT/DSA)。
- 检查优先级:先稳定生命体征(FAST/实验室),再病因确诊(CT/DSA)。
- 实验室预警:Hb动态下降+乳酸>4mmol/L是紧急干预的强指征。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 SVS《血管损伤诊疗指南》
- 《Sabiston外科学》(第21版)腹腔血管损伤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