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颈部水平未特指血管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neck level
编码NA60.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neck level、位于颈部水平未特指血管的损伤、位于颈部水平血管的损伤
缩写颈血管损伤、颈部血管伤、颈血管伤
别名颈部血管创伤、颈动脉或静脉损伤、颈部血管外伤、颈部血管破裂伤
位于颈部水平未特指血管的损伤(ICD-11: NA6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管造影(DSA)阳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直接显示血管壁撕裂、造影剂外渗、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
- 手术探查确认:术中直视下发现血管结构完整性破坏(如断裂、撕裂或穿透性损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外伤史:颈部遭受锐器穿透、钝性撞击或医源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介入手术)。
- 活动性出血或血肿体征:
- 开放性损伤:动脉性喷射状出血(鲜红色)或静脉性持续涌血(暗红色)。
- 闭合性损伤:颈部进行性肿大伴张力性血肿(触诊波动感)。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90 mmHg,心率>100次/分,伴休克征象(面色苍白、意识障碍)。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局部压迫症状:
- 气管偏移或压迫导致呼吸困难(氧饱和度<92%)。
- 神经压迫体征: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颈交感链损伤(霍纳综合征)。
- 影像学间接证据:
- CTA显示血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或周围血肿>3 cm。
- 超声多普勒检出血流异常(湍流、流速突变)。
- 实验室预警指标:
- 血红蛋白24小时内下降>20 g/L。
- 乳酸水平>4 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
- 局部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一级评估(急诊)
├─ 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SpO₂)
├─ 伤口探查与止血
二级影像学筛查
├─ CTA(首选)
│ ├─ 阳性 → 手术/介入治疗
│ └─ 阴性但高危 → DSA
└─ 超声多普勒(床旁初筛)
三级确诊
└─ DSA(金标准)
├─ 治疗性栓塞
└─ 手术修复
伴随评估
├─ 喉镜(声带功能)
└─ 神经系统查体(脑缺血体征)
- 判断逻辑:
- CTA:
- 阳性标准:血管壁缺损、造影剂外渗、假性动脉瘤。
- 阴性排除:需结合临床(若出血持续仍需DSA)。
- 超声多普勒:
- 血流消失→血管闭塞;高速湍流→狭窄/瘘管。
- 灵敏度低(约70%),需CTA/DSA验证。
- DSA:
- 诊断特异性>95%,兼作治疗手段(如栓塞)。
- 优先级:
- 血流不稳定→直接手术探查。
- 稳定者→CTA→DSA。
- CTA: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下降:
-
20 g/L/24h: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干预。
- 进行性下降:即使影像学阴性,仍需复查CTA/DSA。
-
- 血小板减少(<100×10⁹/L):
- 警惕创伤性凝血病,需补充凝血因子。
- 血红蛋白下降: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1.5倍正常值):
- 提示消耗性凝血障碍,需输注FFP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 D-二聚体升高(>5 μg/mL):
- 支持血管内皮损伤,但需排除静脉血栓。
- PT/APTT延长(>1.5倍正常值):
-
血气与乳酸:
- 乳酸>4 mmol/L:
- 组织低灌注标志,休克早期指标,需快速扩容。
- BE<-3:
- 代谢性酸中毒,提示失代偿性休克。
- 乳酸>4 mmol/L:
-
心肌标志物:
- 肌钙蛋白升高:
- 颈动脉损伤继发脑梗死时可能异常,需神经评估。
- 肌钙蛋白升高: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探查直接确认血管损伤。
- 必须条件:外伤史+活动性出血/血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检查策略:
- 不稳定患者→立即手术。
- 稳定患者→CTA初筛→DSA确诊。
- 实验室预警:
- Hb动态下降>20 g/L、乳酸>4 mmol/L为活动性出血关键指标。
- 凝血功能异常需早期纠正以防继发出血。
参考文献:
- 《创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美国外科医师学会)
- 《颈部血管损伤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创伤杂志,2022年)
- EAST实践管理指南:颈部血管损伤(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