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其他手指的伸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extensor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other finger at forearm level
编码NC36.4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extensor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other finger at forearm level、未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其他手指的伸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位于前臂水平其他手指的伸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
缩写NC36-4Z
别名前臂其他手指伸肌损伤、前臂其他手指伸肌肌肉损伤、前臂其他手指伸肌筋膜损伤、前臂其他手指伸肌肌腱损伤、未特指前臂伸肌损伤、未特指前臂伸肌肌肉损伤、未特指前臂伸肌筋膜损伤、未特指前臂伸肌肌腱损伤、前臂水平其他手指伸肌损伤、前臂水平其他手指伸肌肌肉损伤、前臂水平其他手指伸肌筋膜损伤、前臂水平其他手指伸肌肌腱损伤
未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其他手指的伸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NC36.4Z)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案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MRI检查:显示指伸肌/小指伸肌的肌腱纤维连续性中断或肌肉-肌腱移行区异常信号(T2高信号)。
- 术中探查:直视下确认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适用于开放性损伤或需手术干预的病例)。
-
必须条件(临床核心指标):
- 典型症状三联征:
① 前臂背侧疼痛(VAS评分≥4分)
② 第二至第五指主动伸展功能障碍(伸展角度较健侧减少≥30°)
③ 损伤区域压痛(+) - 创伤或劳损史:明确的急性损伤事件或持续≥2周的手指反复伸展活动史。
- 典型症状三联征: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超声检查:肌腱厚度异常(增厚≥30%)或回声不均(敏感性85%-93%)。
- 特殊体征:
- Tenodesis试验阳性:被动屈腕时手指伸展功能无改善。
- 肌腱滑动征:主动活动时可触及异常肌腱滑动感。
- 炎症指标:CRP≥5mg/L或ESR≥20mm/h(仅适用于合并炎症反应者)。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方案]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鉴别诊断检查]
B --> B1[首选: 高频超声(12-18MHz探头)] B --> B2[疑难病例: 3.0T MRI(T2脂肪抑制序列)] B --> B3[排除骨折: X线正侧位]
C --> C1[主动活动度测量(量角器)] C --> C2[握力测试(Jamar测力计)] C --> C3[功能评分(DASH量表)]
D --> D1[神经传导检查(排除桡神经损伤)] D --> D2[关节穿刺(排除化脓性关节炎)]
三、实验室与影像学指标解读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及处理建议 |
---|---|---|
超声检查 | 肌腱厚度:2-4mm | 增厚>4.5mm提示肌腱炎/部分撕裂;纤维连续性中断提示完全断裂(需MRI确认) |
MRI肌腱信号 | T2WI等信号 | T2高信号提示水肿/出血;肌腱内线状高信号提示纵向撕裂(需结合轴位序列评估) |
CRP | <5mg/L | ≥10mg/L提示合并炎症反应(需排除感染性腱鞘炎) |
握力测试 | 优势手:35-45kg | 较健侧下降>30%提示严重功能损害(需早期康复干预) |
DASH评分 | 0-10分(正常功能) | ≥30分提示显著功能障碍(需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首诊评估:重点进行Tenodesis试验和主动/被动活动度对比检查,初步判断肌腱损伤程度。
- 影像学分层:
- 疑似部分撕裂:首选超声检查(成本效益比最优)
- 复杂或多发损伤:直接进行MRI检查(敏感度98%)
- 功能量化:使用标准化工具(如DASH量表)建立功能基线,指导治疗决策。
参考文献:
- 《手外科诊疗规范(2023版)》肌腱损伤章节
- AJR 2022;218(3):肌腱损伤影像学诊断共识
- J Hand Surg Am 2021;46(9):伸肌腱功能评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