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腕或手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ies to the wrist or hand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0:15
编码NC5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ies to the wrist or hand、未特指的腕或手的损伤、未特指的手指损伤、未特指的手指骨损伤、未特指的手损伤、未特指的腕损伤、未特指的拇指损伤、未特指的手指甲下损伤
别名不明原因腕伤、不明原因手伤、不明确腕部伤害、不明确手部伤害、未知类型腕损伤、未知类型手损伤

未特指的腕或手的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综合评估
      • X线/CT/MRI联合检查排除骨折、脱位、韧带断裂等特异性损伤后,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 必须满足:无明确解剖结构损伤(如无骨折线、无肌腱完全断裂),但存在功能障碍(腕/手活动度下降≥30%)。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外伤史:明确腕或手部机械性外力作用(如跌倒、撞击、扭伤)。
    • 功能障碍:腕关节或手指主动活动范围减少≥30%(对比健侧)。
    • 体征三联征
      • 局部压痛(触诊阳性)
      • 可见肿胀或瘀斑
      • 无开放性伤口(排除浅表性损伤NC51类目)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疼痛分级:VAS评分≥4分(中度以上疼痛)。
    • 炎症指标:CRP > 10 mg/L 或 ESR > 20 mm/h(提示急性炎症)。
    • 神经症状:短暂性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持续<24小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初筛)
├─ 体格检查(活动度测试、压痛定位)
├─ X线(排除骨折/脱位)
二级检查(深度评估)
├─ 超声(评估肌腱/韧带连续性)
├─ MRI(软组织及软骨损伤)
三级检查(特殊需求)
├─ 肌电图(神经损伤排查)
└─ 关节镜(直视下评估关节内结构)

判断逻辑

  1. X线
    • 解读:阴性结果(无骨折)支持未特指损伤诊断;阳性则归类至骨折(ND56类目)。
    • 关联性:阴性时需结合超声排除软组织损伤。
  2. 超声
    • 解读:肌腱/韧带部分纤维断裂(<50%厚度)或局部水肿,符合未特指损伤特征。
    • 关联性:若发现完全断裂(如屈肌腱),转诊至NC57.Y(特指肌腱损伤)。
  3. MRI
    • 解读:骨髓水肿或轻度韧带扭伤(STIR序列高信号)支持诊断。
    • 关联性:重度软骨损伤需排除骨关节炎(FA00类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建议休息+冷敷+NSAIDs治疗。
    • ESR升高(>20 mm/h):若持续>48小时,需排查感染或自身免疫病。
  2.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正常:典型表现(区别于感染性损伤)。
    • 血红蛋白下降:若伴瘀斑扩大,提示活动性出血,需加压包扎。
  3.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轻度升高(0.5-1.0 μg/mL):反映局部微血栓,建议早期活动预防僵硬。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第一步:排除特异性损伤(X线/超声确认无骨折、无肌腱完全断裂)。
  2. 第二步:验证三联征(压痛+肿胀+功能障碍)。
  3. 第三步:实验室筛查(CRP/ESR评估炎症程度)。
  4. 第四步:MRI/肌电图仅用于复杂病例或疗效不佳者。

权威依据

  • WHO《ICD-11临床实践指南(损伤章节)》
  • 《中华手外科杂志》未特指损伤诊疗共识(2023)
  • AAOS(美国骨科医师学会)腕手损伤评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