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锁骨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of clavicle
编码NC12.0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clavicle、未特指的锁骨骨折、锁骨骨折、锁骨骨折脱位
缩写未特指锁骨骨折
别名锁骨断裂、锁骨裂伤、锁骨折断、锁骨骨头折、锁骨骨头断裂
未特指的锁骨骨折 (NC12.0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实:
- X线平片(前后位+头侧倾斜位)显示锁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骨折线及断端移位/成角。
- CT三维重建(复杂骨折时)明确骨折形态及关节面受累情况。
- 影像学证实: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外伤史:
- 直接暴力(肩部撞击、高处坠落物打击)或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肘部撑地)。
- 典型体征:
- 锁骨区可触及骨擦感或台阶状畸形(琴键征)。
- 局部压痛(+),患肩主动外展受限(<90°)。
- 外伤史:
-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依据):
- 临床症状:
- 静息痛(VAS评分≥4分)及活动痛(上肢负重时加重)。
- 伤后24-48小时出现锁骨下瘀斑扩散至胸壁。
- 高危因素:
- 骨质疏松(T值≤-2.5)或成骨不全病史。
- 运动高风险行为(自行车、滑雪等)。
- 神经血管征象(非必需但需排查):
- 患肢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损伤阈值)。
- 尺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神经损伤阈值)。
- 临床症状: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 + 任意1项"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支持,需同时满足:
- 外伤史 + 骨擦感/台阶畸形 + 主动外展受限。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首选:X线平片
│ ├── 前后位(基本投照)
│ └── 头侧倾斜位(15°-45°,避免肋骨重叠)
│
├── 进阶:CT扫描
│ ├── 适应证: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受累/疑似血管损伤
│ └── 三维重建(手术规划必需)
│
└── 特殊:MRI
├── 适应证:臂丛神经损伤/韧带联合损伤
└── 脂肪抑制序列(软组织水肿评估) -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阳性:骨折线清晰+断端移位>2cm或成角>30° → 提示手术指征。
- 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7-10天后复查(隐匿性骨折)。
- CT扫描:
- 骨折碎片≥3块或关节面塌陷>2mm → 锁定钢板固定指征。
- MRI:
- 臂丛神经周围T2高信号 → 急诊神经探查指征。
- X线平片:
-
鉴别检查:
- 肩锁关节脱位:X线双侧对比,患侧锁骨远端上移>50%关节高度。
- 胸锁关节损伤:CT显示锁骨近端前/后移位>1cm。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骨代谢标志物(老年患者):
- 血清钙<2.1 mmol/L:提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需补充维生素D+钙剂。
- β-CTx>0.57 ng/mL(骨吸收标志物):骨折愈合延迟风险,启动双膦酸盐治疗。
-
凝血功能(术前必需):
- INR>1.5:延迟手术,需维生素K拮抗或新鲜冰冻血浆纠正。
- 血小板<100×10⁹/L:排查药物性/血液病因素,输血阈值<50×10⁹/L。
-
炎症指标(疑似感染时):
- CRP>50 mg/L + WBC>12×10⁹/L:开放骨折感染预警,需广谱抗生素覆盖。
- PCT>0.5 ng/mL:脓毒症风险,立即血培养+感染源控制。
-
血常规(创伤评估):
- Hb<100 g/L:提示隐匿性失血,需排查多发伤(如肋骨骨折)。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急诊阶段:
- 外伤史 + 体格检查(骨擦感/畸形) → 立即X线平片(前后位+头侧倾斜位)。
- 复杂骨折:
- X线诊断不清 → CT三维重建 → 评估手术方案。
- 并发症排查:
- 神经血管症状 → MRI/血管超声 → 多学科会诊。
- 实验室介入:
- 老年患者 → 骨代谢标志物 → 抗骨质疏松治疗。
- 术前 → 凝血功能 → 纠正出血风险。
参考文献:
- 《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第8版)
-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第14版)
- AAOS《锁骨骨折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