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at wrist or hand level
编码NC53.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at wrist or hand level、未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骨折、位于腕或手水平的骨折、手骨折NOS、wrist fracture NO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缩写腕或手骨折-NOS、腕部骨折-NOS、手部骨折-NOS
别名腕骨折-未特指、手骨折-未特指、腕或手水平骨折-未特指、腕部不明位置骨折、手部不明位置骨折
未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骨折(ICD-11: NC5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影像学确诊:
- X线平片显示腕或手部骨骼连续性中断(明确骨折线或骨皮质断裂)。
- CT三维重建证实关节内骨折或隐匿性骨折(适用于X线阴性但高度可疑病例)。
- 影像学确诊:
-
必须条件:
- 创伤病史:明确的外伤史(如跌倒时手掌撑地、直接撞击等)。
- 局部体征:至少具备以下两项:
- 骨性压痛(解剖标志点如鼻烟窝、掌骨颈等)
- 主动活动受限(腕关节背伸<30°或掌屈<50°)
- 轴向叩击痛(纵向叩击掌骨远端诱发骨折处疼痛)
-
支持条件:
- 特殊体征:
- 骨擦音/骨擦感(提示完全性移位骨折)
- 餐叉样畸形(提示Colles骨折变异型)
- 高危因素:
- 年龄≥65岁合并骨质疏松(双能X线骨密度T值≤-2.5)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史
- 特殊体征: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基础影像学
│ ├─ X线正侧位片(灵敏度80-90%)
│ └─ 特殊体位(舟骨位、腕管位)
├─ 高级影像学
│ ├─ CT扫描(关节内骨折评估)
│ └─ MRI(隐匿性骨折/软组织损伤)
├─ 功能评估
│ ├─ 握力测试(Jamar测力计)
│ └─ 关节活动度测量(量角器)
└─ 并发症筛查
├─ 神经传导检查(怀疑神经损伤)
└─ 超声多普勒(血管损伤评估) -
判断逻辑:
- X线初筛:
- 正侧位片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加拍舟骨位(提高舟骨骨折检出率)
- 儿童患者需注意骨骺线鉴别
- CT应用指征:
- X线无法明确骨折线走向
- 疑似关节内骨折(桡腕关节、腕中关节)
- 术前规划粉碎性骨折复位方案
- MRI优先场景:
- 伤后72小时仍持续疼痛且X线/CT阴性
- 评估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
- X线初筛:
三、实验室参考值
-
急性期炎症指标:
- 白细胞计数:
- 正常范围:4-10×10⁹/L
- 异常意义:>12×10⁹/L提示可能合并感染(开放性骨折)
- C反应蛋白(CRP):
- 正常范围:<5 mg/L
- 异常意义:>50 mg/L需警惕骨髓炎
- 白细胞计数:
-
代谢指标:
- 血清钙:
- 正常范围:2.2-2.6 mmol/L
- 异常意义:<2.0 mmol/L提示愈合延迟风险
- 碱性磷酸酶(ALP):
- 正常范围:40-150 U/L
- 异常意义:>200 U/L需排查病理性骨折
- 血清钙: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
- 正常范围:<0.5 mg/L
- 异常意义:>1.0 mg/L提示深静脉血栓风险(长期制动患者)
- D-二聚体: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急诊评估:优先排除血管神经损伤(6P征评估)
- 影像学分层:X线→CT→MRI递进式检查策略
- 功能预后评估:伤后2周行初步握力测试建立康复基线
参考文献:
- 《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AAOS《腕部骨折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腕部隐匿性骨折诊断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