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烧伤Unspecified Burn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1:20
编码NE2Z

关键词

索引词Burns、未特指的烧伤、烧伤损害、烧伤损伤、烧伤、身体烧焦、热损伤、热灼伤、摩擦烧伤、热空气和热气体烧伤、热物体烧伤、闪电烧伤、外部化学烧伤或腐蚀、内部化学烧伤或腐蚀、烫伤、热损伤的并发症
别名未明确原因烧伤、不明原因烧伤、未具体说明的烧伤、原因不明的烧伤、未分类烧伤

未特指的烧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损伤特征确认
      • 明确存在热力/化学/电击/辐射等致伤因素导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
      • 烧伤深度符合国际分类标准(Ⅰ度、Ⅱ度、Ⅲ度)。
    • 面积评估
      • 使用标准方法(如九分法)计算总体表面积(TBSA)百分比。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局部体征
      • Ⅰ度:红斑伴触痛,无水疱(阈值:疼痛评分≥4分)。
      • Ⅱ度:水疱形成伴基底湿润,创面渗出(阈值:水疱直径≥1cm)。
      • Ⅲ度:焦痂形成,触觉消失(阈值:创面干燥无渗血)。
    • 全身反应
      • TBSA≥15%时出现心率增快(>100次/分)或尿量减少(<0.5ml/kg/h)。
  3. 阈值标准

    • 符合任意一项"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法明确致伤因素,需同时满足:
      • 典型深度特征(如焦痂或水疱)。
      • TBSA≥5%伴全身炎症反应(CRP>20mg/L)。

二、辅助检查

  1. 烧伤深度评估

    • 创面观察
      • 判断逻辑:Ⅰ度(红斑无破损)、浅Ⅱ度(水疱基底粉红)、深Ⅱ度(水疱基底苍白)、Ⅲ度(皮革样焦痂)。
    • 荧光素染色
      • 判断逻辑:深Ⅱ度以上烧伤区域无荧光素渗透(提示真皮层破坏)。
  2. 面积计算工具

    • 九分法图示
      烧伤九分法图示
      • 判断逻辑:头颈9%、上肢各9%、躯干前后各18%、下肢各18%。
  3. 并发症筛查

    • 胸部CT(吸入性损伤):
      • 判断逻辑:气道壁增厚或碳末沉积提示呼吸道烧伤。
    • 肌酸激酶检测(电击伤):
      • 判断逻辑:CK>5000U/L提示横纹肌溶解。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测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需结合降钙素原)。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每24小时↓2g/dL提示活动性出血。
    • 血钠<135mmol/L:大量体液丢失或不当补液导致稀释性低钠。
  2. 肾功能指标

    • 肌酐>133μmol/L:提示急性肾损伤(肌红蛋白尿性肾病风险)。
  3. 感染标志物

    • 创面培养阳性:铜绿假单胞菌检出需立即调整抗生素。
    • 血清前降钙素>2ng/ml:提示脓毒症进展风险。
  4.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mg/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预警指标。

四、总结

  • 诊断核心:深度判定(临床观察+荧光素)与面积计算(九分法)为金标准。
  • 辅助重点:胸部CT排查吸入伤,肌酸激酶筛查电击伤并发症。
  • 实验室预警:白细胞/CK/D-二聚体异常提示感染、横纹肌溶解或凝血障碍。

参考文献
《中国烧伤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国际烧伤学会《Burns》2024年深度评估共识
WHO《创伤急救标准操作流程》(2022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