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颅骨或面骨的多处骨折Multiple fractures involving skull or facial bon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9:35
编码NA02.8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ple fractures involving skull or facial bones、累及颅骨或面骨的多处骨折、颅骨伴面骨骨折、多发性颅骨骨折
同义词fracture of skull with face bone(s)、multiple skull fracture
缩写多发性颅面骨折、颅面多处骨折
别名颅面多发骨折、颅骨和面部骨折、颅骨合并面部骨折、颅面多处骨折伤、颅面骨折

累及颅骨或面骨的多处骨折(NA02.8)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剧烈头痛
    • 高能量外伤后立即出现,多集中于受伤区域,可放射至全头(常见,80%-90%)。
    • 伴恶心、呕吐(提示颅内压升高或脑震荡)(30%-50%)。
  2. 视力障碍
    • 复视(眶壁骨折致眼外肌嵌顿)(20%-40%)。
    • 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视神经管受累或视网膜损伤)(10%-20%)。
  3. 鼻/耳症状
    • 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颅底骨折合并硬脑膜撕裂)(15%-30%)。
    • 耳漏(血性或清亮液体)(颅中窝骨折)(10%-25%)。

非典型症状

  1. 面部麻木或感觉异常
    • 三叉神经分支受损(颧骨或上颌骨骨折)(5%-15%)。
  2. 咬合困难
    • 下颌骨或上颌骨骨折致牙齿错位(10%-20%)。
  3. 呼吸困难
    • 面中部骨折(如Le Fort III型)导致气道狭窄(5%-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局部肿胀与瘀斑
    • 眶周“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70%-85%)。
    • 乳突区Battle征(颅后窝骨折)(30%-50%)。
  2. 骨性畸形
    • 可触及骨擦感或凹陷(凹陷性骨折)(40%-60%)。
    • 面部不对称(颧弓或上颌骨移位)(20%-40%)。
  3. 神经系统异常
    •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颅底骨折)(15%-25%)。
    • 颅神经损伤(如面瘫、嗅觉丧失)(10%-20%)。

影像学特征

  1. CT表现
    • 多发性骨折线:累及颅盖(如顶骨、颞骨)及面骨(颧骨、上颌骨)(确诊率>95%)。
    • 颅内积气(颅底骨折合并鼻窦/中耳损伤)(20%-40%)。
  2. 三维重建特征
    • 显示粉碎性骨折、骨块移位及关节脱位(如颞下颌关节)(60%-80%)。

并发症与高危征象

  1. 脑脊液漏
    • 需警惕继发颅内感染(脑膜炎风险增加3-5倍)。
  2. 颅内血肿
    • 硬膜外/下血肿(CT显示高密度影)(15%-30%)。
  3. 颅脑损伤
    • 意识障碍(GCS评分下降)或癫痫发作(5%-1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CT诊断价值
    • 薄层扫描(1-2mm)联合多平面重建(MPR)可识别90%以上隐匿性骨折。
  2. MRI补充作用
    • 评估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及颅神经损伤(敏感性>80%)。

参考文献

  • 《实用创伤学》(第5版):颅面复合骨折的临床表现与影像诊断标准。
  • 《急诊医学》(2023版):高能量颅面损伤的急救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 中国颅脑创伤救治指南(2022):多发性颅骨骨折的评估流程。

注:数据基于临床研究及大宗病例统计,具体表现因损伤机制(如轴向暴力 vs. 侧向撞击)及合并伤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