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尺动脉的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ulnar artery at forearm level
编码NC35.0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ulnar artery at forearm level、其他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尺动脉的损伤
缩写QZ-CCS-MG
别名前臂尺动脉创伤、尺动脉前臂段特定损伤、前臂水平尺动脉特指伤
其他特指的位于前臂水平尺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直接显示前臂尺动脉损伤特征(如血管断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或血栓形成)。
- 手术探查确诊:直视下发现尺动脉撕裂、断裂或血栓栓塞。
-
必须条件(确诊所必需):
- 明确外伤史:锐器伤、钝性撞击或骨折(尺骨/桡骨开放性骨折)。
- 典型体征:至少满足以下两项:
- 活动性搏动性出血或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血肿;
- Allen试验阳性(尺动脉血流中断);
- 远端缺血征象(苍白、皮温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无创影像学阳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中断/湍流;
- CTA/MRA显示血管壁缺损或造影剂外渗。
- 神经功能障碍:合并尺神经损伤(小指感觉减退、爪形手畸形)。
- 实验室指标: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急性失血);
- D-二聚体升高(>0.5 mg/L)提示血栓风险。
- 无创影像学阳性: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金标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中外伤史 + 至少两项典型体征;
- 至少一项支持条件中的影像学阳性结果。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层级结构):
mermaid graph TD A[临床评估] --> B{损伤严重度} B -->|轻度/可疑| C[无创检查] B -->|重度/活动出血| D[紧急手术] C --> C1[彩色多普勒超声] C --> C2[CTA] C --> C3[MRA] C1 -->|阳性| E[DSA确诊] C2 -->|阳性| E C3 -->|阳性| E E --> F[介入/手术修复] -
判断逻辑:
- 临床评估:
- Allen试验>10秒恢复:提示尺动脉血流障碍,敏感度>85%;
- 搏动性血肿:需立即干预,避免筋膜室综合征。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血流中断:特异性>95%,需DSA验证;
- 假性动脉瘤:低阻力频谱(RI<0.5)提示高风险破裂。
- CTA/MRA:
- 造影剂外渗:提示活动性出血,需急诊手术;
- 血管壁不规则:可能为内膜撕裂,需抗凝治疗。
- DSA:
- 金标准,假阴性率<2%;
- 发现损伤可直接进行栓塞或支架置入。
- 临床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全血细胞计数:
- 血红蛋白↓(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意义:急性失血,每下降10 g/L≈失血400 ml;
- 处理:输血阈值设定为70 g/L(无冠心病者)。
- 白细胞↑(>10×10⁹/L):
- 意义:开放性伤口感染或组织坏死;
- 处理: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
- 血红蛋白↓(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正常1.5倍):
- 意义:稀释性凝血病(大量输血后)或原有障碍;
- 处理:补充新鲜冰冻血浆(10-15 ml/kg)。
- D-二聚体↑(>0.5 mg/L):
- 意义:血栓形成风险,需结合影像学评估;
- 处理: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 1 mg/kg q12h)。
- PT/APTT延长(>正常1.5倍):
-
血气分析与乳酸:
- 乳酸↑(>2 mmol/L):
- 意义:组织灌注不足,缺血性损伤;
- 处理:紧急血管重建,目标乳酸<1.5 mmol/L。
- 乳酸↑(>2 mmol/L):
四、总结
- 确诊核心:DSA或手术探查为金标准,无创影像(超声/CTA)用于筛查。
- 检查流程:按"临床评估→无创影像→DSA"阶梯推进,活动性出血需跳过影像直入手术。
- 实验室重点:血红蛋白监测失血,凝血功能指导输血,乳酸评估缺血严重度。
参考文献: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AAST)《血管损伤管理指南》2024版
-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ESVS)《肢体动脉创伤诊疗共识》2023
- 《Rutherford's Vascular Surgery》第10版(2025)第178章:上肢血管损伤